曾任職於日本前五大商社之台灣現地法人,十餘年的商社經驗,業務範圍涵蓋動物飼料、大宗物資、畜產肉品、加工食品、百貨纖維、業務用食材、實體通路、投資業務,經營企劃等,專長於日本企業、國際貿易、消費者行為及店鋪經營之研究。本專欄以介紹台日餐飲消費流通之趨勢及消費原理為主軸,提供讀者全新的思考方向。粉專/商社男的外食迷宮
餐飲業的改革,應著重人事革新、數據溝通!日本 Skylark 控股(旗下有洋食芳鄰、古拉爵、涮乃葉、橫濱牛排品牌)經歷過什麼變革?從貝恩資本入主說起:
貝佐斯也曾在麥當勞工作過!這如何影響了他日後的工作觀?餐飲業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除了提供餐點,還有教育訓練的功能。以日本麥當勞為例:
台灣古早味蛋糕汽水(台湾カステラソーダ)在日本掀起旋風!古早味蛋糕也能做成飲料?而且是汽水?對製造商來說,開發「話題產品」為何比「一般產品」有誘因?
超市版 Uber Eats 德島丸、辦公室柑仔店 Office Glico 案例學習!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的創意零售實體服務模式:
疫情下身心靈疲憊,如何做出好決策?疫情好轉、變壞時,餐飲業該考慮哪些面向的問題?如何建立有安全感的決策環境?陷入決策疲憊怎麼辦?4 技巧自救!
蔬菜箱、水果箱如何成為一門生意?從日本食材B2C產業Oisix Ra Daichi品牌看超市物流產業如何興起!創立Oisix的是高島宏平先生,之前的工
疫情下的日本餐飲業怎麼自救?牛角、溫野菜、大戶屋背後的Colowide集團,年營業額虧損672億日幣!分析餐飲業財務體質,帶你看疫情的打擊有多大:
新冠肺炎疫情燃燒,台灣餐飲業怎麼避免淪為慘業?觀察日本可發現,餐車、超商、快遞、冷凍食品業也加入市場競爭。此時,經營者該意識到兩大變化:
20、30、40世代的人才轉職功略!高年級求職者、工作者,如何找到下一份工作?如何克服高齡轉職的劣勢,展現想獲得工作的熱情﹑個人差異化優勢?
日本麥當勞(McDonald's)在加拿大國籍女性社長卡薩諾瓦(Sarah Casanova)的帶領下,一路爬上巔峰,2020年營業利益更創下新高。
2003年為止,日本麥當勞既有店的營業額已連6年負成長。爾後,麥當勞決定以鐵腕手段改革日本蘋果!受全球矚目的原田泳幸,被日本麥當勞相中,開始改革。
想兼職、做副業?疫情下,為何愈來愈多人做副業、兼職其他工作?發展下班後的第二份工作,該注意什麼、考量哪些事?根據自身經驗,我有5個提醒,值得你思考。
日本麒麟啤酒(KIRIN)與朝日啤酒(ASAHI)轉型策略!日本啤酒市場衰退,慘掉34%規模。人們不愛啤酒了?市場變小、顧客減少!經營者怎麼救業績?
在日本,你也看過各種大大小小的自動販賣機嗎?資料顯示,全日本的車票販賣機約 1.5 萬台,而餐券機則高達 4.3 萬台。為何日本餐飲業這麼愛用餐券機?
藏壽司、HAMA 壽司、壽司郎、金澤迴轉壽司...日本迴轉壽近年紛紛登台,為什麼?會威脅到本土的爭鮮嗎?商社男:餐飲業下個戰場是「IT 自動化產業」
還記得微風南山?2017年掀起的百貨「餐飲化」風潮還在嗎?從日本百貨業凋零,看提升顧客數的4個策略:疫情大環境下,怎麼吸引顧客「特定上門」?
日本美祿(MILO)掀風潮!營養概念食品美祿為何突然爆紅?為何被瘋傳是健康補血品,導致銷量翻7倍?供不應求時,為何日本雀巢決定暫停販售?
日本星巴克、客美多咖啡營業利益呈現兩樣情!加盟、直營怎麼影響企業營收?兩者人事成本、策略有何差異?B2C 跟 B2B 形態有什麼差異?
日本唐吉訶德(Don Quijote,台灣稱Don Don Donki)台北西門町開幕!唐吉訶德為何來台、拓展海外?攤開日本PPIH集團財報看營業額:
全聯福利中心宣布跟Uber Eats合作、統一超商7-ELEVEn宣布將收購台灣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部分持股,零售業、外送業結盟動作頻頻,原因?
全聯攜Uber Eats、統一超收購foodomo!零售業與外送業為何合作?從美國DoorDash、Grubhub市占率分析:背後有5大好處。
日本全家股票下市!母公司伊藤忠商社決議上市廢止,原因是?從日本三大超商7-ELEVEN、LAWSON、Familymart數字,看商社與超商零售關係:
為什麼日本人聖誕節吃肯德基?背後是外國人用「炸機」取代「烤雞」的故事!肯德基自被三菱商事引入日本後,如何掀起一陣風潮,養成日本人耶誕節吃炸雞的習慣?
從管理學、成功學大師史蒂芬・MR・柯維,學如何與顧客、他人建立信賴關係!4個元素:誠實、意圖、能力、結果,怎麼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