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進行了一系列的內部調整和創新。然而,這些變革背後似乎還隱藏著更深層的問題:員工出走。
鴻海證實考慮採「輪值執行長」制、每人任期 6 個月!「輪值執行長」制有什麼好處?分析師:防止領導層權力固化、培育接班人才。劉揚偉則認為:
英國潮牌 Superdry 人氣不再,股價跌逾 9 成、市值蒸發逾百億,擬將下市重整!老闆回擊外界批評「不像以前那麼酷了?」背後原因是:
「退而求其次」是在不利條件下選擇退後一步,當原有計畫難以達成,退而求其次的新計畫,就會是當下的最佳方案。這麼做能爭取時間,盡速解決問題。
「大家都說計程車是夕陽產業」優酷國際總經理林振崙創業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他卻把能翻轉計程車產業成為合作賽局,重視產業結構、策略。
保羅.薩瓦加發現不同產業的人,在擬定變通方案時,出現了 4 種規律:搭便車、鑽漏洞、退而求其次、迂迴側進。
公司要收起來,就必須完成「解散」與「清算」的法定程序,才能完全退場。除了自願收起來的「任意解散」之外,還有兩種你不知道的「法定解散」與「強制解散」。
《巧連智月刊》停刊震驚了出版業,其實不只台灣,日本也有類似狀況。日本紙本出版市場規模狂崩 1600 億日幣,媒體業想轉型,可以參考日本經濟新聞的策略:
顧能將生成式 AI 列為 2024 年增加供應鏈韌性的新科技。聯合利華、沃爾瑪、西門子等企業如何運用 AI 防止供應鏈斷鏈?
近期日本燒肉業態出現變化,個人燒肉(一人燒肉)風潮更吹進臺灣、掀起一波新熱潮,眾多品牌如燒肉 LIKE、燒肉 Smile 超夯。背後的關鍵因素是?
華特迪士尼公司歷經九十餘年而不衰,靠的就是打破「毛毛蟲效應」的影響,不斷創新發展,成就其輝煌。
全台 400 多家麥當勞,已有超過一半以上都換上新面貌:兒童遊樂區與 McCafé 吧台等設施都將逐漸走入歷史,改裝費「比開一家星巴克還貴!」
奇美創辦人許文龍指出,為了跟對手競爭,企業家要冷靜分析自己在市場的相對競爭力,要有「嘴與鼻子」的觀念,然後充分授權、採取現場主義。
隨著生成式 AI 蔚為風潮, 2023 未來經理人年會以「決戰 AI 新管理|落地應用・全面啟動」為題,邀請專家、學者暢談對這波 AI 風潮的觀察。
光泉牧場汪家將旗下萊爾富股權轉讓,全面撤出經營層,新老闆「聯邦投資」如何經營 500 萬會員?
愛迪達(Adidas) 17 日上調今年的營收預期,並下修虧損預測至 1 億歐元。原因是出清與「肯爺」Ye 聯名鞋款 Yeezy 銷售強勁,
許多企業在轉型與創新最大的困難來自於「自我設限」,為避免企業經營走不出舊框架,經理人可參考三個關鍵心法「斷、捨、離」來獲得較高轉型成功的機會。
人們相信與實踐的信念,不見得完全相符。對領導者來說,認識與覺察不一致是第一步,才能尋找解決的方法,再從個人擴及到組織的學習與發展。
彭双浪指出,制定策略目的是讓公司長久永續經營,一定得根據公司內外部環境的需求制定,成長期講究加法策略,低谷期則要採用減法策略。
博客來過去單季獲利就逾億元,首季卻虧損 741 萬元。 這一虧,讓博客來博客來創辦人、第二大股東的張天立出面喊話,也掀開茶壺內風暴。
一個好的策略,要避免看得到卻做不到。每年 5 月,台達都會進行集團策略會議,由 10~20 位高階主管輪流上台報告,大家會拋出各式問題,檢驗你的策略。
2019《財富》雜誌評選出「年度企業家」是微軟的CEO薩蒂亞.納德拉。他接手前,沒什麼國際名聲,也不像傳統的成功CEO,如何帶領微軟轉型?
佳世達集團日前公佈 2018 年財務報表,毛利率為 12.4%,年增 0.5 個百分點。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表示,毛利率還有努力空間,不是飛躍性的成長,但也展現了佳世達擴大醫療事業策略的成效。去年醫療事業營收已近百億元,年成長超過 30%。
迪士尼去年底找回傳奇 CEO 羅伯特.艾格回鍋拯救財務災難,今確定任期將延長兩年!「迴力鏢執行長」真能拯救業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