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3

Google、Nike、Gucci 都有的 CDO 是誰?為何平均任期不到 CEO 一半?

整理 · 撰文 安迪酪
2023-10-10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COO(營運長)、CFO(財務長)、CIO(資訊長),你可能已經聽過無數種 C-suite(C 開頭的高階主管)的職稱了,近年來,有一種新出現的高管,職位數量飆升了一倍多,Google、Nike 等大公司都有這號人物,但在台灣或許不多見,就是 CDO(多元長,Chief Diversity Officer)

什麼是 CDO?根據《富比士》(Forbes)雜誌下的定義,多元長主要職責在於 確保公司對多元文化有足夠包容性,以及對公司的 DEI(多元性、公正性、包容性,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vity)計畫負責。 為此,CDO 通常得負責協調企業內部各單位,透過足夠的宣傳與教育,使各項政策能符合企業的 DEI 方針。

根據 LinkedIn 統計,在 2015 年至 2020 年間,全球擁有多元化主管(head of diversity)等類職稱的人數增加 107%,多元化總監(director of diversity)的職稱則成長 75%、而多元長(chief diversity officer)增長了 68% 。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 ZoomInfo 在 2020 年的報告,2020 年第一季度,《財星》500 大(Fortune 500)中,有 39% 的多元化主管兼任董事或更高職等的頭銜。如今像 Nike、Gucci、LinkedIn、迪士尼(Disney)、惠普(HP)及 Google 等跨國大企業都設有多元長一職。

延伸閱讀:CMO 也吹起「兼職」風!為什麼行銷專家寧捨正職、更偏好短期合作?

跨族群協作成必然,催生多元長浪潮

然而要解釋這一波多元長浪潮,除了過去幾年在美國掀起的種族歧視事件與反種族歧視運動,像是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BlackLives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等,大環境的人口成長趨勢也是主因。

據《富比士》報導指出,到 2060 年,美國國內血統來自兩個或兩個以上種族的人口,預計將增長 200%。而在國外出生的人口預計將從 2016 年的 4400 萬人增長到 2060 年的 6900 萬人。這些統計數字都透露著,無論產業與公司大小,跨群協作勢必成為未來趨勢。

且不只是種族,由性別、性向、年齡、身心障礙程度等條件所劃分出的不同群體,也都是公司在注重多元性時該關注的。在最近一項訪查 200 位有色人種高階經理人的調查中,84% 受訪者表示,他們在決定是否接受職位前,會優先考慮該公司在 DEI 計畫方面的承諾與成績。

除了招聘、晉升,員工福利也得留意多元性

一般來說,多元長最直接管轄的業務,通常涵蓋招聘、晉升等人資相關的工作。過去許多公司仰賴員工介紹、推薦朋友進來工作,但如果一間公司只從相似的人脈圈中聘請新人,那團隊很容易錯過遇到來自其他族群的優秀人才。因此,多元長通常會從介入招募流程開始,了解面試經理如何做出聘用決策,並追蹤候選人錄用、晉升與否的機率,與其背景、身份之間的關聯性。

職場多元化專家丹尼拉.赫雷拉(Daniela Herrera)指出,多元長 除了確保招募管道能吸引到足夠多元的面試者外,也要花工夫教育面試官改變錄取標準。 「面試官不只要在意面試者在企業文化、專業技能方面的契合度,也該多關注其在可轉移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方面的特質。」赫雷拉解釋,可轉移技能指的像是創意、解決陌生問題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等。

原因是如果一味在乎專業技能、企業文化契合度等即戰力,團隊只會不斷招進相似的人才,但如果探究更深層的特質,挖掘來自不同領域、社群的人才,更能為團隊注入新氣象,提供過去少見的獨到觀點。

另外,多元長除了關注員工的多元化組成程度,也須確保內部活動、相關福利,符合大家需要。例如公司在舉辦慶祝新年活動時,除了農曆新年、新曆新年,也應留意不同民族、信仰的新年節慶。在特定社群舉辦活動時給予支持,例如同志族群的驕傲月、穆斯林的齋戒月等,確保來自各族群的員工都覺得被重視。

延伸閱讀:麥當勞、Under Armour 都出現第一位 CCO!這個新職位為何成為趨勢?

平均任期不到 CEO 一半!近 7 成多元長沒有足夠資源

不過根據《Fast Company》報導,儘管多元長需求暴增,但大部分多元長的任期卻都短得可憐。據統計,相較一般 CEO 平均任期為 4.9 年,多元長平均任期只有不到 2 年。主要原因是: 太多責任、太少資源。

事實上,由於多元長是項新興職位,每間公司對其該發揮的功效,可能持不同意見。有些認為多元長像是發言人,是替公司塑造良好聲譽及形象的角色,同時也確保公司在多元文化方面的努力一切合規,避免法律糾紛。

另外也有公司認為多元長應以提升團隊績效為己任。《哈佛商業評論》指出,員工背景多元化的團隊,更容易做出好的決策,進而提升團隊績效。若要不同族群的員工有高度的工作滿意度、信賴感與向心力,就要讓他們感到被平等、友善對待。

然而,當公司試圖將 DEI 計畫與績效、財務指標扣連,多元長的工作勢必變得更加複雜。其工作職掌就不再僅有人資,恐怕還跟營運、行銷、消費者相關,牽涉層面更廣。

據顧問公司 Russell Reynolds 一項針對百名多元長的調查中,僅有 35% 多元長能取得足夠的員工數據,來驗證他們的 DEI 計畫有足夠成效,另外僅有 27% 多元長認為其 DEI 計畫能有效與公司業績戰略掛鉤。

Russell Reynolds 建議,企業領導者若不想讓多元長不停請辭、頻頻擾動公司的 DEI 方針,一來要注意多元長能否取得足夠資源,例如人資能否提供足夠的分析數據、部門主管是否願意協助配合訪談與調查。二來是設定明確的業績指標與其扣連,讓企業內部能看見 DEI 計畫的明確成效,多元長與其團隊推行才能更有底氣推動計畫。

COO、CHRO、CMO 是什麼?高管關鍵字一次整理!

關鍵字縮寫
點擊連結前往閱讀
中文名稱 英文全稱 具體職能
COO 營運長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CEO 後的組織二把手、視組織需求提供不同技術
CHRO、CHO 人資長 Chief human resources officer 解決企業內部的人才問題、打造良好雇主品牌
CMO 行銷長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協助企業執行創意策略、統合行銷工具與數據分析
CIO 資訊長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對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資源進行整體規劃與整合
CTO 技術長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肩負企業內部技術的「開發」、確保軟硬體等措施的充足
CCO 顧客長 Chief Customer Officer 著重滿足顧客需求、帶動企業銷售成長
CDO 數位長 Chief Digital Officer 帶領公司數位轉型、擬訂相關策略的職責
CDO 多元長 Chief Diversity Officer 確保公司對多元文化有足夠包容性、推動企業的 DEI 落實

本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使用

資料來源:LinkedIn, HBR, Russell Reynolds, Fast Company

繼續閱讀 組織文化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4

麥當勞、Under Armour 都出現第一位 CCO!這個新職位為何成為趨勢?

編譯‧整理 Y Chen
2023-10-16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要從多數企業的組織架構中,找到 CEO(執行長)、CTO(技術長)、COO(營運長)等並不困難,但近期在「CXO」的行列中,有一個位置逐漸崛起:CCO(Chief Customer Officer, 顧客長)

《CNBC》指出,連鎖速食龍頭麥當勞(McDonald’s)就在 2021 年夏天,任命了他們首位顧客長,運動用品品牌 Under Armour、食品商金寶湯(Campbell)也搭上了這波 CCO 的趨勢,而在汽車、家用品、金融保險等產業中,同樣能找到顧客長的配置,為什麼有這麼多企業,都期待這位「新角色」能在當前的商業市場發揮效益?

延伸閱讀:超車Dell、HP!聯想如何比對手早3個月做出產品,奪下全球PC市占第一?

整合線上線下客戶體驗,推出更滿足痛點的服務

市調公司顧能(Gartner)負責客戶體驗奧吉·雷(Augie Ray)告訴《CNBC》,疫情之後不少企業才真的意識到,他們與客戶的距離太遠,必須更積極傾聽他們的想法。 因此可以看到麥當勞賦予新任顧客長曼努·斯泰亞特(Manu Steijaert)的任務,正是要蒐集全球的數據,打造出更能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以帶動整體業績銷售。

《華爾街日報》提到,斯泰亞特會帶領著一個客戶體驗團隊,重新調整他們今年推出的顧客忠誠計畫、得來速甚至是食物烹飪方法,只要與顧客有關,就是他的職責。也就是說,無論顧客在線上平台或 App 購買商品,還是實際造訪店面,對於顧客長來說沒有優先順序的差異,因為這些行為都會帶來數據,並能夠評斷出滿意度。

觀察其他企業的顧客長,也會發現有類似使命:家居用品零售商 Bed Bath & Beyond 指出其新任 CCO,一樣會專注顧客忠誠度、改善其線上平台,以及重新布局旗下的 400 多間店面,Under Armour 的顧客長,負責範圍也涵蓋了全球電商、零售與行銷策略。調研公司 Forrester Research 分析師解釋,這波設立顧客長的趨勢,顯示企業光強調自己重視客戶體驗還不夠,

「真正建立有預算、可以影響公司策略、營運的 CCO 與其團隊,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沒有實權、帶不動團隊,CCO 也不是萬靈丹

然而,既然設立 CCO 是起點,就代表無法只靠著增設新職位,就能抵達「客戶為中心」的終點。事實上,顧客長這個職稱並非全然的新名詞,會在這個時間點引發熱度,一方面是疫情增加了急迫性,另一方面可能暗示此職位要能真正發揮效力,仍然有著不少障礙得克服。

《Forbes》指出,顧客長無法有所作為的原因,首先來自於這個職位與團隊,經常沒有實際要執行的任務。 他們也許只是公關、品牌的噱頭,或蒐集相關數據與行為之後,卻沒有權力能夠引導其他單位,改變他們的作法或策略。尤其顧客長還不像財務長、行銷長等,在很多組織中已經是行之有年的位置,具備了完整且明確的職責定義,因此有機會落入孤立的困境中,沒有空間得以展開手腳。

延伸閱讀:停用臉書、IG等 4 大平台!LUSH 為何不惜損失 3 億,也要跟社群媒體分手?

再來,《Forbes》提到了亞馬遜(Amazon)一位高階經理人的觀點:重視、改善顧客體驗,應為每位員工的責任與權力,很難想像是由一個人或一個小團隊來負責,這麼做有容易使員工不再認為,這是自己需要在意的事情,因而停下腳步,最後危害整體客戶體驗,意謂著 CCO 要做到整合所有資訊,並帶領全體團隊確實是一大考驗。

因此,對任何企業而言,是否設立顧客長都不是最關鍵的問題,而是 「我們如何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下一步才思考要透過新職位,引導整個組織改變,還是選擇由下而上,建立起顧客導向的思維與工作方式。

COO、CHRO、CMO 是什麼?高管關鍵字一次整理!

關鍵字縮寫
點擊連結前往閱讀
中文名稱 英文全稱 具體職能
COO 營運長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CEO 後的組織二把手、視組織需求提供不同技術
CHRO、CHO 人資長 Chief human resources officer 解決企業內部的人才問題、打造良好雇主品牌
CMO 行銷長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協助企業執行創意策略、統合行銷工具與數據分析
CIO 資訊長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對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資源進行整體規劃與整合
CTO 技術長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肩負企業內部技術的「開發」、確保軟硬體等措施的充足
CCO 顧客長 Chief Customer Officer 著重滿足顧客需求、帶動企業銷售成長
CDO 數位長 Chief Digital Officer 帶領公司數位轉型、擬訂相關策略的職責
CDO 多元長 Chief Diversity Officer 確保公司對多元文化有足夠包容性、推動企業的 DEI 落實

資料來源/CNBC, The Wall Street Journal(1),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 Forbes

繼續閱讀 品牌 麥當勞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1

人資長愈來愈受重用!CHRO 為何是與 CEO 職能最相近的職位?

編譯‧整理 丁維瑀
2023-10-17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人資長(chief human resources officer,CHRO/CHO)是什麼?2021 年 12 月,曾任聯合利華(Unilever)人資長的里娜.奈爾(Leena Nair),獲香奈兒(CHANEL)任命為執行長,此前,她一直致力於提倡以人為本的工作場所。

人資高管被拔擢為執行長,不只有奈爾這個例子。英國三明治連鎖品牌 Greggs 今年 1 月也宣布,由任職人事總監多年的羅伊辛.柯里(Roisin Currie)接任執行長。於 2014 年成為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執行長的瑪麗.芭拉(Mary Barra),此前也擔任過全球人力資源副總裁。

為何人資長愈來愈受到重用,甚至逐漸被認定為是最靠近執行長的職位?

人資長為何愈來愈重要?

根據《Strategy+Business》報導,過去 2 年,隨著組織更加重視人才問題,人事單位也開始受到注目。疫情期間,許多人資長為了讓員工安全地進行遠距工作,承擔了更多管理的職責。因此,人資長變得更重要,也就不足為奇。

延伸閱讀:是時候把 IT 部門撤掉了!企業有技術人才,卻數位轉型遲緩的 3 個真相

疫情確實讓人資長躍上舞台,但其地位的轉變,並不是近 2 年才開始改變。早在 2014 年,《哈佛商業評論》就有一篇文章探討人資長與執行長的關係。招聘公司 Korn Ferry 客戶合夥人艾利.菲勒爾(Ellie Filler)當時觀察到,過去許多人資長會認為他們在高管中缺乏影響力,但後來情況有所改變,這些人資長開始直接向執行長匯報,作為執行長身邊重要的顧問,並經常在董事會現身,「(人資長)已經從一個提供支持或管理的功能,變成改變遊戲規則、能實踐商業策略的人。」

CHRO 可能是與 CEO 最相似的高階職位

菲勒爾與密西根大學教授戴夫.烏爾里奇(Dave Ulrich)合作,從多組數據中發現人資主管的責任、潛力都不斷增加。他們分析執行長(CEO)、人資長(CHRO)、營運長(COO)、財務長(CFO)、行銷長(CMO)等職務的薪酬,毫無疑問,執行長、營運長的薪酬最高,緊跟在後的即是人資長,平均基本工資高出行銷長 33%。

烏爾里奇認為,優秀的人資長很難尋覓,所以有非常高的報酬。其他研究人員還對領導風格、情緒能力等進行分析,發現除了營運長,與執行長的特徵最為相似的高階職位,即是人資長。

如今疫情改變了全球的工作方式,組織面對人才流失、高流動率的難題,人力資源這項議題變得更為急迫,《Strategy+Business》指出,執行長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需要更豐富的人資經驗。大離職潮及企業間的人才爭奪戰,使得員工對組織有愈來愈多的期望,甚至希望被當作客戶相待。領導者的責任已經改變了,需要學習傾聽。

不過,隨著人資長受到更多的重視,背負的責任當然也更繁重。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近期的報告寫道,如今的人資主管,必須能將公司戰略結合人才方針、需求,利用數據得出洞見,以此提供建議給領導者, 例如是否調整管理方法、轉型策略。這些條件,也使得人資長的工作範疇更近似於執行長。

過去的人資經驗,如何成為晉升執行長的養分?

《Strategy+Business》還提及另一個例子,安妮.潔索普(Anne Jessopp)於 2018 年成為英國皇家鑄幣廠(The Royal Mint)執行長,此前,她在 2008 年以人力資源總監的身分加入該組織。在她加入前,鑄幣廠的氣氛低迷,勞資關係緊張。潔索普致力於與工會建立良好關係,確保與當地人才的長期僱傭關係,她的人資經驗,有助於奠基成為執行長所須的軟硬技能。

香奈兒執行長奈爾過去在聯合利華時,也不斷推動人資單位的重要性,她將人資的職能與公司的財務狀況、營運效率結合,像是運用工具預測哪些員工可能離職,譬如說,預測出公司將流失XX名人才,代表公司將損失 2 億歐元;但若能留住部分的人,就可以省下 5000 萬歐元,「我們的目標旨在鼓勵人資以這樣的方式思考,並量化他們的工作。」

延伸閱讀:麥當勞、Under Armour 都出現第一位 CCO!這個新職位為何成為趨勢?

員工滿意度調查平台 Humu 的一項研究發現,高達 80% 的人資長表示,在商討公司文化方面,他們正與執行長展開積極的合作。《時代》(TIME)雜誌形容,如果曾有一段時間,人資部門曾是深夜電視節目引人發噱的素材,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現今資深的人資主管,能處理多項任務,而且已是可以直接與執行長溝通的角色。

COO、CHRO、CMO 是什麼?高管關鍵字一次整理!

關鍵字縮寫
點擊連結前往閱讀
中文名稱 英文全稱 具體職能
COO 營運長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CEO 後的組織二把手、視組織需求提供不同技術
CHRO、CHO 人資長 Chief human resources officer 解決企業內部的人才問題、打造良好雇主品牌
CMO 行銷長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協助企業執行創意策略、統合行銷工具與數據分析
CIO 資訊長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對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資源進行整體規劃與整合
CTO 技術長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肩負企業內部技術的「開發」、確保軟硬體等措施的充足
CCO 顧客長 Chief Customer Officer 著重滿足顧客需求、帶動企業銷售成長
CDO 數位長 Chief Digital Officer 帶領公司數位轉型、擬訂相關策略的職責
CDO 多元長 Chief Diversity Officer 確保公司對多元文化有足夠包容性、推動企業的 DEI 落實

資料來源:strategy+business, HBR, TIME

繼續閱讀 團隊管理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2

Google、SAP 都有!為員工爭取幸福的 CHO,為何在近年格外重要?

編譯‧整理 Y Chen
2022-06-13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工作快樂嗎?這不再只是工作者經常「捫心自問」的問題,已經成為企業與管理者得重視的議題:你的團隊、組織夠幸福嗎?為了回答或改善這個提問,一個新的職位誕生了:幸福長(CHO,Chief Happiness Officers),包含 Google、SAP 等公司中,都能找到這位 C 字輩主管。

目前很難量化有多少公司擁有幸福長,但根據 LinkedIn 的數據,現在有數千名工作者擔任這個角色 —— 比兩年前多了 65%。 然而,具體來說這位經理人要做些什麼?

延伸閱讀:幸福企業的 1 種精神、 7 特徵,你公司也具備?

幸福感與工作效率成正相關

幸福長的工作目標,當然是聚焦在員工的快樂與滿意度,《華爾街日報》採訪了一位新創企業的幸福長,平常主要負責福利項目,包辦了辦公室內的啤酒到採購滑雪板。除了實體福利之外,多間企業的幸福長,也會透過定期與團隊面談,了解他們在職場與生活的需求,甚至影響整間公司的策略,例如更貼近員工需求的上班時間。

設立新職位的背後,意味著企業愈來愈重視這些指標,而「幸福感」確實也與工作效率或生產力息息相關。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和認知科學家羅利·桑托斯(Laurie Santos)告訴《紐約時報》,過去人們以為工作順利、有成就感,在職場中才會感到開心,但反過來說,當工作者先能感受到快樂、幸福,對其表現也會有正面影響。

倫敦商學院教授亞歷克斯·艾德曼斯(Alex Edmans)則表示,由於現代工作成果的展現,愈來愈偏向「非實體」,像是創意、策略,使得除了薪酬高低之外,團隊也會在意推進的動力、達成目標過程中的感受等,自然成為企業應關注的重點。

然而,「幸福感」並不容易衡量,怎麼做才能讓員工感受到?哪些福利、措施才能真正讓他們快樂、進而回流到工作上?

延伸閱讀:一年賺到多少錢,最容易感到幸福?研究來解答

物質福利可能是假議題,員工需要更多對話、決策權

每間公司的文化、員工組成都不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仍有一些可以參考的方向。《富比士》認為,首先管理階層都要有一致認知,這是一件對的事情,再來可從 3 個方向營造幸福感:環境、靈活與安全 ,代表著辦公空間、工作流程上的彈性,以及能否有開放的態度,讓他們能自由表達意見,或是賦予更多權力,最後輔以關心和對話,才能真正帶給團隊快樂。

以 SAP 的首任幸福長授托比·豪格(Toby Haug)為例,他接受《The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採訪時指出,自己目前在該公司的巴塞隆納、都柏林等據點,負責規畫與執行一項「幸福工作」計畫,其最大的準則,就是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感受到自己擁有足夠決策權。豪格特別提到「客製化辦公空間」,每個團隊能拿到一筆預算、自主決定要如何打造他們的辦公室 —— 這個每天可能比家中客廳待更多時間的場域。

另外,企業應該更仔細了解自身團隊的需求。《紐約時報》就提醒,如果只是提供自以為「對員工很好」的舉措,是無法帶來效益的,像是以大量物質,如零食、餅乾或免費的晚餐等,換取員工不合理的工時,反而犧牲了他們陪伴家人的時光。事實上,員工都能看透這些表面功夫,那即便增設了幸福長,最後也很難獲得信任與激發動力。

資料來源:WSJ紐約時報ForbesThe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繼續閱讀 團隊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