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 2 大電源供應器製造商的光寶,在 3 年間將毛利從 17% 拉高至 23%?邱森彬以「領導組織轉型,聚焦高價值、高成長事業」回答。
部門中的事,老闆應讓主管全權負責,彼此信賴。老闆若越級指揮,通常會與主管產生嫌隙,也違反管理基本原則。
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用成績證明,自己是不需要成為另一個賈伯斯。蘋果2018年成為全球首間市值突破1兆美元的企業,2023年更首度突破3兆美元。
美國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說,如果有人雇用你做你熱愛的事,那麼你收到的每一分錢都是額外的好處。
UNIQLO社長柳井正提醒員工要在憂患意識中精益求精,否則將會導致企業死於安逸,「經營者應該帶著危機感進行經營,而不是在不安的情緒下經營」。
莉茲.懷斯曼指出領導者要懂得問好問題。她分享現在的管理已不像之前,能夠循著固定模式,必須要團隊腦力激盪,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輝達在創業的前 10 年,曾 2 度瀕臨倒閉,為何仍能在強敵環伺的半導體業勝出?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坦言,這是因為輝達比其他公司更渴望成功。
華倫巴菲特和查理蒙格明白,只要找對球員,幾乎所有球隊經理人都可以表現出色,因此在波克夏,他們不去教傑出的執行長如何經營他們的事業。
從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到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表示,在每份工作中都可以學習到新視野,轉職不要只看眼前薪水,而是看成長空間。
許多人離職是因為企業環境不好、沒有發展舞台,究竟何謂「好舞台」?必須要讓員工有學習、有進步空間,才能提升留才率。
高達75%的CEO認為AI是企業新競爭優勢,IBM建議可以透過數位化團隊、建立規則、AI化企業思維及打造彈性企業等方式,提升CEO在AI時代的決策力。
要能夠綜觀全局,並且給出具體可行的策略的「大領導者」將成為未來的趨勢。面對快速變化的未來,CEO必備5個特質:
掏心掏肺地培育下屬,最後卻被員工踩到頭上?如果不幸遇到相似情況,主管們可以先把握3個原則,成為一個更大格局的人:
為何人資長(CHRO)愈來愈受到重用,甚至逐漸被認定為是最靠近執行長(CEO)的職位?過去的人資經驗,如何成為人資長晉升執行長的養分?
員工離職率高,很大一部分是管理者的問題。主管要想盡方法,維持團隊的工作熱情,才能帶領大部隊一起往前進。
要讓所帶領的團隊,真心誠意的發自內心接受領導,全力以赴做事,才是真正的領導;而領導者必須具備以下 4 個要件,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
1998 年,張忠謀應邀在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開設「經營管理專題」課程,他在課堂上提到了「當責」的觀念,也指出一些主管偏向以多數人意見為決策的不負責行為。
領導者需要在不同情境下「表演」出特定的行為,才能有效地引導和影響團隊成員。即便處在緊張與高壓的環境中,也要能調整個人的狀態,激勵他人實現共同目標。
工作兩年,你熟知主管的喜好,知道做哪些事可以獲得主管青睞、用哪種方法做事,能得到他的支持。為了迎合他人而喪失自己的本心,在老子的眼中其實是「無德」。
對許多CEO來說,最困難的決定就是離職。麥肯錫專家分享CEO該如何判斷交棒時機,並按三個階段將重責大任逐步交給繼任者,走完領導企業的最後一哩路。
作為全球前2大電源供應器製造商的光寶科技,憑藉AI伺服器電源產品,2023年7月市值突破3000億元,較2020年平均市值成長超過2倍。
黃仁勳能成就像輝達(NVIDIA)這樣的企業並不容易,他曾在公開演講與訪談中,談及其經營哲學,以下摘錄 3 句黃仁勳曾說過的管理金句:
今早郭台銘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行記者會,宣布其總統副手人選為藝人賴佩霞。消息一出,引起網友一陣討論,直說這是《人選之人造浪者》第二季。
一個好的領導者,跟團隊溝通時,要避免妄下定論、誇飾、過度一般化等說話方式,以及愛強調「應該……」「非…… 不可」的思考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