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汽車品牌會與汽車製造商、銷售通路合資或結盟,但因為有了「車聯網」,合作夥伴還包含車內軟體、網路技術、雲端服務等公司,數量大幅增加、橫跨不同產業,形成與傳統供應鏈截然不同的生態系。
快被數位浪潮淹沒的出版社,該怎麼轉型求愛看漫畫的人,對創辦近 40 年的尖端出版社一定不陌生。台灣前 20 大出版社之一的尖端出版社,出版品涵蓋大眾文學、流行雜誌和漫畫等種類,旗下《灌籃高手》、《亂馬1/2》、《神之雫》等經典漫畫,是許多六、七年級生童年的共同回憶。生?看尖端出版社旗下的雜誌,從內容出發找到電商發展的突破口。
「我還沒到新辦公室,部門人已經走了 1/2。」震旦集團雲端事業部資深總監林敬寶回想剛接任的情況。以辦公室設備為主力事業的震旦行,2014 年成立雲端事業部。最初起步緩慢,去拜訪客戶,客戶還會反問,「你們還有做軟體喔?」
2007 年,台灣高鐵正式通車,為台灣大眾運輸系統開啟一頁新的篇章,自南港站在兩年前落成後,全台 12 站的高鐵運輸網布局完成。
2019 年,全球企業最煩惱的恐怕就是如何培育 AI 團隊了!根據 2017 年騰訊研究院發表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1]顯示,全球 AI 相關產業人才總數約 30 萬人;台灣也不例外,104 人力銀行指出,台灣 AI 職缺增長至 6000 個。歲末年終之際,台灣也有 4 成企業年後將調薪 3.65%,其中因為台灣在 IC 等半導體領域的產值提升,讓 AI 與數據分析人才成為調薪大熱門。
發生停止出貨這麼大的疏失,讓當時Netflix高層非常不解,明明花了大筆預算,購買業界最高規的資料庫系統、最頂級的硬體設備,怎麼還是出錯?造成這麼大的損失?當時的Netflix網站工程團隊總監曾對外表示: Netflix不見得需要最昂貴的硬體,或許租用較格相對低的雲端環境就夠了 。而這次的事件,也埋下了Netflix日後與AWS合作的種子。
關於柯達,這段故事你可能沒聽過。柯達曾收購 Ofoto,一個讓使用者上傳、分享照片與生活的網站,當時是 2001年,Flickr 也還要 3 年後才出現。到 2008 年時,Ofoto 已有 6000 萬名用戶,看起來柯達已為底片事業衰退提早布局。
許多廠商想把握自動駕駛、智慧家居、安全監控等商機,但耕耘了一陣子後都面臨相同阻礙:大規模生產的通用晶片,無法做出最佳化服務。
傳統養殖蝦塭,漁民必須看天吃飯,大雨容易改變蝦塭水質酸鹼,加上池深水濁無法目視水底飼料消耗度,最怕餵食過度讓殘餌污染水質,導致蝦群大量死亡,「一隻蝦浮上水面,池底恐怕已有上百隻死蝦了。」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洪慶章說。
成功全面轉型的企業大概只有2%,而有超過80%的企業會卡在最一開始、小規模測試的階段,且往往長達2年之久,顯示這條變革之路十分艱困。然而更應該要關心的是,企業究竟為什麼會卡關?
「全家就是你家」,這是許多台灣人從小就很熟悉的品牌 Slogan,靠著培養會員開拓新的機會與商機,今年適逢 30 周年的全家便利商店,從兩年前開始捨棄實體點數貼紙集點,以全家 App 專攻數位會員,會員人數一路穩定成長,如今已累積 800 萬會員數。
一提到多媒體處理軟體,消費者腦中想到的不外乎 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 等軟體,而這些都來自電腦軟體大廠 Adobe。這樣一間家喻戶曉的公司,卻在成立後的 25 年,陷入瓶頸,即使保有明星產品,功能沒有重大突破,營收雖呈正成長,股價卻已 10 幾年未提升。
肯德基是中國最大的速食品牌,然而 3 年前他們卻發現自家門市淪為中老年社交場所,感受到年輕消費者不斷流失的危機感,肯德基找來廣告公司安索帕,決定要做點不一樣的事。一千天的時間,他們讓肯德基門市數量從 5,000 家成長到 5,600 家,用一款 App 網羅了 1.6 億高忠誠度的會員,更創下史上銷售最佳的成績,2016 年母公司百勝中國還單獨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從「老人社交所」變成「被炸雞耽誤的科技公司」
什麼是最好的組織?能夠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產值就是最棒的組織!當公司規模化之後,組織卻往往不是以這樣的原則在設置,最常見的就是根據人員的專業與屬性來分設各個組織,而這樣的組織就形成兩個特質:
屈臣氏坐穩台灣連鎖藥妝龍頭,並維持高個位數業績成長的背後,除了外界看到的門市、App 改革,他們還做了什麼?這些年來,屈臣氏能夠守住台灣實體連鎖藥妝龍頭地位,並交出優於台灣整體零售市場成長表現的背後,除了外界看到的改變,其實還有更多看不見的投入。
當公司發現核心業務容易被取代,為了經營下去,要不找尋新的出路,就是探討既有業務的附加價值。而 2010 年以活動通(Accupass)起家的盈科泛利,就選擇替核心服務找到新價值。
「Netflix 將是媒體的威脅,應該審慎應對。」長年關注媒體產業的 BCG 顧問安托內雅‧梅波切勒強調,他分享了 Netflix 的兩大營運優勢,可供台灣內容產業的人參考。 Netflix 是怎麼成功的?3 個關鍵優勢,讓他得以紅遍全世界
Robert 剛走出辦公室的大樓,就看見隔壁部門主管 David 正過馬路從對街迎面走來,兩人第一句話就是互相詢問對方:「吃飽沒?這麼晚還不下班嗎?」Robert 為了準備隔天的投標,才剛忙完準備去吃晚餐,而 David 聽完就說:「看來大家都一樣,我剛吃飽,先上去加班囉!」
iPhone 發表年度新機,最高階機種 OLED 螢幕機種規格 6.5 吋,創史上最大iPhone,同一時間,華碩卻在同月傳出電競部門內平板業務以及手機電信業務縮編,預估影響數十人。兩個看似獨立的事件,背後卻有關連意義:當手機已大如平板,平板市場勢將萎縮;當大平板推出,中小尺寸筆電勢必無用武之地。
拿起手機自拍可以說是全世界的「全民運動」,但是人不見得隨時隨地都有好氣色、好妝容,近年流行的 App 玩美彩妝,可以輕而易舉讓你在「鏡頭前上妝」。玩美彩妝是玩美移動(Perfect Corp.)開發的美妝 App,不同於其他修圖軟體如美圖秀秀是拍照後才修圖,玩美相機利用擴增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技術,提供拍照當下虛擬上妝的功能。
全家在導入韓式炸雞複合店後,今天(15日)又有新動作,宣布攜手台新銀行成立「科技金融實驗店」。這間導入人臉辨識、VR商店和自助結帳的科技店,和以前哪裡不一樣?又為何需要找銀行來做合作夥伴?而對台新銀行來說,把自家據點結合零售通路,背後打著什麼樣的算盤?
工業 4.0 涵蓋的面向,遠大於機械手臂和機器人。為了掌握一家公司工業 4.0 的程度,BCG 拆解出評估的框架,包含改善營運效率、管理績效、人員發展、基礎建設,供想要轉型升級的廠商參考。
想讓整個組織成功換上數位 DNA,絕不是做幾個專案或買進科技系統就能做到,因為轉型的成敗繫於「人」。要改變組織成員的慣性,採納數位思維,領導者必須帶頭建立「數位文化」(digital culture)。
究竟先把目標做到比較重要?還是該在公司仍有能力時,及早嘗試創新與轉型?但轉型策略似乎很難和業務日常執行的目標連結在一起,兩者總是存在極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