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公司的大門代表了上班和下班的分界。到2020年,這個分界因疫情打破,遠距在家工作和混合辦公興起,給管理者帶來新的挑戰。
去年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國宣布進入三級警戒前,台泥企業團就宣布啟動在家上班,連負責生產水泥的廠房都施行遠距辦公。WFH的經驗,對組織帶來哪些影響?
新冠肺炎爆發、武漢封城,400多名員工滯留在甘肅、武漢等地,日月光 1250人的工廠,只剩下830名操作工,硬生生少了1/3。
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做工程要10 年才會出師成熟,現在年輕同事不會等你 10 年,學不到東西就跑了!
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提倡學習型組織理念,指的是團隊成員有自主學習的態度、高度應變能力。主管如何養成學習型團隊?
張忠謀在創立台積電的頭10 年,經過風風雨雨逐漸穩定之後,除營運上產銷人發財制度逐漸成形外,他念茲在茲最關注的就是台積電的「企業文化」
當組織致力於「人本體制高於科層體制」會帶來哪些可能性?荷蘭鄰里照護公司(Buurtzorg)是一個好例子,那些本來是主管和經理的任務,都下放給團隊。
每個人對組織都有憧憬,好比「擁有工作自主性」「不用浪費時間拍馬屁,被辦公室政治綁架」「面對主管,可以大方提出不同意見」,但在現實裡,這類願望不容易達成。
何春盛接任大同總經理將滿月,他分享任內心得,除為大同人抱屈,也接到許多老戰友的力挺,期許能複製研華成功經驗,來看如何讓大同未來可以「大不同」?
Google旗下公司Waze的執行長巴爾丁(Noam Bardin) 在谷歌工作了 7 年,隨後離開。他在個人部落格中寫下對這間科技巨擘的觀察。
科睿唯安日前發布「2021 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表彰全球最具創新精神的百大企業與機構,凸顯出在疫情下,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如果一個群體沒有共同努力的遠大目標,那麼團隊中的成員,就會逐漸淪落成二流、三流的庸才。
唐吉訶德19日登陸台灣!日本折扣零售連鎖店「驚安の殿堂・唐吉訶德」將以全新名稱 Don Don Donki於台北西門町開首間店。
紐籍機師為機長、飛行全程一直有咳嗽,但另 2 名也在機艙的機師,並沒有對此勸誡該戴口罩。沒有人敢出言勸誡,進而導致本土零確診在連續 253 天破功。
Zappos創辦人謝家華於美國時間周五死亡,年僅46歲。今年8月謝家華才卸下Zappos執行長一職。公司發言人表示,謝家華是因為房屋意外失火而受傷。
休假無限制、支出無上限,給員工自由更能創造價值?Netflix 執行長親揭「零規則」的真相:移除限制給予最大自由,卻考驗員工當責與判斷力。
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日前獲頒台大名譽博士學位,「半導體領域」的新王者、主導安謀(Arm)併購案的黃仁勳,究竟有什麼本事?
當花錢不用報備時,你會怎麼報公帳?Netflix 在財務方面給予員工極大的自由,但不代表員工可以公器私用、任意揮霍,因此充分的事前溝通非常重要:
《零規則》:為什麼 Netflix 不用「有能力的混蛋」?混蛋行為影響團隊合作的代價太高了,有可能從內部害組織四分五裂!但是...
無論到哪裡,我都會遇到沮喪的主管和團隊,大家都面臨一個問題:組織規模、官僚體制曾讓企業強大,卻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變成負擔。
成功選才少不了持續、長期的一對一面談。王品人資告訴你,為什麼了解過程比「釘」KPI 的達成率還要重要?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職場上說話,總是遮遮掩掩?回到上述例子,如果客人直接講明白,不就能省下雙方的溝通成本了嗎?同為職場淪落人,該怎麼做,才能有話直說?
常看到很多公司有遲到寬限時間的管理規定,有的是遲到幾分鐘以內不算遲到,也有一個月累計幾分鐘不算遲到。不管怎樣的規定,出發點一般都是「人性化管理」:
台達電等國內企業都有做,但拿下台灣半導體前段班業者訂單、不斷電系統市占第一的卻是這間「混血」公司:在 2008 年併購本土商飛瑞的伊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