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是服務業的旺季,尤其是除夕夜與大年初一的餐廳,很多民眾甚至一年前就訂好位了,如果你是餐廳老闆,會願意損失這些商機,讓員工放假吃年夜飯嗎?
2005年日本邁入超高齡社會,便利商店不僅能成為年長者日常生活中的據點,更擴大了老年人服務的窗口,多角化的經營方式來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
同樣是賣年菜,7-ELEVEn、全家和萊爾富的策略有什麼不同?又是如何在訂單爆量下,把年菜準時在除夕前送達給消費者,不發生延誤?
兩家皆強調是「智慧型商店」,不過,策略重點還是有些不同:
想像你是一個開漢堡店的人,該怎麼想出新的商業模式,可能有:
2016年底公布概念的無人便利商店Amazon Go,終於在一年後確定於美國時間1月22日(週一)正式開幕,擁有亞馬遜帳號的消費者,都能到此體驗無收銀員的消費新科技。
除了持續加大店型、設立座位,以符合消費者想要「坐坐再走」的需求,7-ELEVEN更要創造出「獨特的消費體驗」。
你能想像,這個銷售破億元的商品其實是全家「誤打誤撞」出來的嗎?
當國內兩大超商 7-ELEVEN 與全家便利商店積極拓展大型店、堅守 24 小時營業之際,超商老三萊爾富獨排眾議,推出小型折扣超商「Cstore」副品牌。
在這些虛實整合的「新零售」嘗試之外,有一個相對陳年、平凡的通路卻異軍突起,快速擴張,那就是街邊的夾娃娃機店,和2016年的900家相比,2017年一舉突破2000多家。
你猜猜看,跨年活動當天,單一家7-11 、最多能賣出幾支關東煮?
科特尼指出,女性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更多感情色彩;對於男性,銷售員存在的問題仍與找到他們需要的物品直接相關。女性更容易被銷售員不理不睬的行為所激怒;而對於男性,雖然有交流仍然是重要的,但不如產品有貨和快速進出商店來得重要。
便利商店能多大程度地帶給人們生活上的便利?最近日本幾家零售企業的動向能回答這個問題!日本全家有了一項新業務:投幣洗衣店。他們將在附近有較大停車場的門市新增投幣洗衣機與乾燥劑
他總是在想,該怎麼做才可以把品牌擦得夠亮、團隊磨得更強?2016年12月的這個消息,就是他心裡的答案之一:杰立餐飲代理日本人氣甜點「ZAKUZAKU棒棒泡芙」,在新光三越A11館首度亮相,開幕的第一個月就拿下700萬業績。
一般零售通路推自有品牌大多是為了衝高營收和獲利,但全家便利商店卻不從市場上既有熱賣商品尋找商品標的,也不以增加利潤為目的。對全家來說,自有品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今年7月,台灣美妝市場來了一名「嬌客」,美國時尚設計師湯姆‧福特(Tom Ford)同名美妝專櫃TOM FORD,首次在台灣設櫃,現身在素有「美妝天后宮」之稱的遠東SOGO忠孝館(太平洋SOGO今年9月更名為遠東SOGO)。
2016年全球零售市場規模約22兆美元,但是來自電商的產值卻只占8.7%。可見電商發展了超過20年,人們對實體店面依舊情有獨鍾。
「賣場的運作就跟球隊一樣,沒有人可以獨自把所有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這是大型量販店好市多(Costco)亞太區總裁張嗣漢的管理觀,高中時期是學校籃球隊隊長,過往在球場上體悟的道理,現在在職場上也同樣適用。
14年前,它是誕生於台灣夜市的本土咖啡烘焙連鎖品牌;14年後,它讓美國市長親筆簽署公告品牌日,它憑的是什麼?
2017年6月16日,亞馬遜正式宣布將以137 億美元,購併美國有機食品連鎖通路——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日本便利店數量即將突破6萬家,市場日趨飽和。三大便利商店龍頭怎麼開創新的獲利來源?
美國零售業步入寒冬之際,連鎖美妝品牌Ulta Beauty卻逆勢成長,過去兩年開了200多家新門市,去年股價更飆漲7成,漲幅超過亞馬遜,它是怎麼做到的?
《孫子兵法》中雖然強調,不打沒有勝算的仗。但,在市場中落後者難道就乾脆放棄不打了嗎?絕非如此,因為小,更要運籌帷幄,不正面交戰,找出敵人空虛之處加以痛擊,方能取勝。
「減少」服務內容,「擴大」服務品質,才是經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