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在媒體的工作」,你想到的會是什麼?記者?編輯?攝影?設計?其實,有許多像是業務、工程師等等職務,在媒體業裡舉足輕重,是支撐媒體生態的重要角色。
以研發、製造工業自動化和檢測儀器聞名的「基恩斯」,不僅位居日本市值第 4 大企業、營業利益率十年維持 50%以上。它們如何用「需求卡」打造熱銷爆品?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也利用「心理距離」來解決棘手的問題。下次當你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不妨問問自己這 3 個問題:
摩托羅拉(Motorola)股價近日以450美元改寫歷史新高,它歷經多次裁員、縮編,最終走向拆分與出售,它是如何脫胎換骨,成為高科技安全產品領導者?
無程式背景也行!如何用ChatGPTxGoogle自動寄發大量客製化信件?在舉辦大型活動要邀請不同對象的時候,非常好用。
AI就是你24小時不打烊的外語老師!善用ChatGPT、Character AI、Pi等AI工具,讓你隨時隨地和AI對話,模擬真實情境。
許多大型電商或零售商主打快速配送,藉此爭取更多訂單。不過,研究顯示,配送速度愈快,對消費者而言可能更不方便,還更容易導致物品損壞,面臨賠償等風險。
7-ELEVEN半年連開2間千坪複合商場,董事長羅智先卻指出複合商場的利潤不一定較高,但為何還要開?專家表示與「品牌綜效」、「品牌形象」等原因有關。
以零售起家的亞馬遜,近年旗下AWS推出的公有雲服務已經是AI推進的堅石,而其促成B2B公有雲業務的關鍵,在於鼓勵員工創新的企業文化。
你可能羡慕臨場反應一流的表達者,把場上的任何一個「包袱」接住,把每一個傳來的「球」打出漂亮的迴旋。其實,通過問題歸類的方法,所有的臨場反應都有章可循。
韓媒《每日經濟》10 日報導,三星電子啟動組織全面性重組,正在推進將研發人員全面部署到生產現場的方案,並決定關閉失去競爭力的 LED 業務。
日本 7-11 母公司 10 日公布拆分計劃,將表現不佳的業務拆分,並聚焦在超商經營,以應對 ACT 集團的併購攻勢。井阪隆一表態不想賣的原因是:
富比士(Forbes)公開 2024 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國泰金控以第 75 名成為台灣企業第一,華碩排名第二,微星及台積電排名提升,成為第三、四名。
2024年9月亞馬遜宣布員工每天進辦公室的政策,Meta、摩根大通等企業的執行長也都有類似做法,認為遠端工作會傷害企業文化,他們遇到什麼問題?
在汽車界有25年資歷的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總裁李昌益說,他的閱讀經驗和一般人是「顛倒」過來的,他熱愛音樂、影像,很多內容都先接觸影音作品,才回頭找書看。
這些撐起台灣股市的製造業大廠們,即使都有數千億、甚至破兆元的營收規模,但股價、獲利率和品牌價值皆遠不及這些委託我們代工的產業巨擘,為什麼?
為什麼從國泰世華、台新到玉山,都要在這個時代,推出優惠自選的信用卡?
中信與遠東 SOGO 百貨合作推出中國信託遠東SOGO聯名卡,8日召開記者會。雙方皆樂觀看待這次合作,預計第一年就可以吸引超過 50 萬名卡友。
三星第三季業績公告,營收相比 2023 年同季度成長 274%。但營業利潤僅有 9.1 兆韓元,遠低於市場預期,三星對此罕見發布公開道歉信。
資深員工叫不動,老是依賴同事長期「救火」,搞得大家怨聲載道嗎?身為主管的你,如何引導老鳥配合團隊,專家提出 3 點建議:
本土 PCB 廠競國將關閉台灣廠,8 日起暫停股票交易,確定大裁 400 名員工,10 月 9 日向市府提出大量解僱員工計劃。
企業投入ESG不該基於「公司能對SDGs有多少貢獻」,應該抱持「企業經營本身就在支持SDGs」的思維來做。
享譽台北的「雙月食品社」(以下簡稱雙月)在經營多年後,突然於 10 月 8 日無預警宣布關閉創始店青島店,原因是店內老舊設施無法杜絕蟑螂。
韓國料理實境秀《黑白大廚》席捲全台,在社群媒體上聲量暴衝,也連續數周霸榜Netflix Top10節目。從這個節目可以看出主廚們的領導力與商業嗅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