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陳禾穎,目前任職於KKBOX。曾任 Paganini Plus Limited 香港商帕格數碼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和在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擔任 Lecturer - Marketing。
如果有人說,應徵一份工作是不抱著期望而進來的話,老實講那是騙人的。不論是什麼工作,一定有相對期望,有的期望是薪資、有的期望是職位、有的期望是成就,有的期望是一種認同。不同期望給了不同的
工作多年來,不論是從我口中說出或聽同事講,各式各樣離職理由,不外乎都是以個人生涯規劃與公司路線不同,再不然就是公司發展受限,無法習得新的技能或知識,於是心灰意冷之下去職。只不過,去職之後的人生,會更好嗎?下一份等待的工作會比原先還要好嗎?沒有人知道答案,但
基本上,董事會有足夠權力,經董事投票之後,給予建議或是決定公司可以往哪邊發展,再委由專業經理人(總經理或執行長)依建議執行之。如果專業經理人不服董事會決議,接下來有幾種情況:
「老闆,可不可以告訴我要怎麼做才能跟你一樣? 在你二十八歲這年紀,掌握一間數百名員工的公司,並獲得許多人信賴,其中有沒有什麼方法或公式,能獲得如此高成就及收穫。」那年,我才二十六歲,無知的問出此問題,試圖想找出成功的捷徑。執行長沒有回我,他只告訴我一句話:「事情不像你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簡單、單純。」隔年,一位董事長與我閒談之間,間接解答了這個問題
一位與我關係不錯的朋友,也是一間經營公司有起色的執行長,跟我分享一個經營的觀念。這段觀念很有道理,也點出了現在大多數經營者所缺少的「良心」。過去看過如此多的經營管理書籍,大多都是談論經營方面的技巧,鮮少有提到企業之於社會與員工、還有家庭之間的關係,我朋友的這席話,讓我有了一番深刻的感受
眼前的目標壓力擠迫,只在乎眼前成效,忘了長期經營與用人的重要性。苦果就是,人一個一個來,又一個一個離開,我沒改變任何問題
轉眼間,從學校步入職場已經十六過去,回顧這十六年,看到許多自己的荒唐、無知、徬徨與天真。同時,再看看那些即將從校園畢業的準社會新鮮人們,或許同樣對未來的工作有著相似感受,只是相隔十多年的差距,彼此心境應有非常大不同
「不爽就別幹啊,趕快滾!」主管罵道。我憤怒拍桌罵主管,然後,我被開除。經歷人生第一次被開除。陸續遭遇幾次被主管或是老闆修理的經驗後,漸漸發現撰寫文案對我是一大障礙。之後靠著練習,我終於能
好幾年前工作時,執行長曾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也不清楚回答後會有什麼後果。「如果你的人生沒有夢想,那總有一件事情是你很想做,很希望達成的事情吧?」我想了想,以一個很不成熟的方式回他.....
一位同事問我:「紀香,你覺得經營公司或創業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是找資金?還是想出一個了不起的商業點子?或是用超越別人許多的技術?甚至是超強無法比擬的執行力?擁有豐富雄厚的商業資源?你覺得可能是什麼?」
好久沒有跟新報到同事講話,昨天下午特別花了點時間跟新來實習生聊一下。或許是因為特助推薦以及這位實習生的積極,讓我一時又情不自禁想跟實習生聊一聊他的未來計劃。
最近看了日劇「黑心總裁」的一幕特別有感。劇中,大學生們為了要籌辦學園祭,能在不支薪、不計較得失的狀況下,甘願自發付出勞動力,不眠不休將各種繁雜事情做好,最後靠著賣蛋包炒麵,
我的第一份工作於求學時代,那時網路才剛開始,能有幾個網站數都數的出來,當時找工作有一大部分得靠報紙、雜誌與朋友介紹。我人生第一次試圖向人推銷自己也是從那刻起。
「如果公司裡有一位同事,主動提出要幫忙做事情,而且他願意扛起相關管理責任,你會讓他嘗試看看嗎?」一早,太太問了個嚴肅的問題
兩年來,各方朋友偶爾會透過我,希望能轉介具有即戰力的人到他們公司去。 但說句老實話,如果連你自家公司正在用的人,也服務過幾位客戶,案子做了好幾個,這種人還覺得不是太符合標準的話,轉介過去的人不會比較
因為你不是真的懂。 日劇「心理醫生。倫太郎」裡,對男主角最沈重也難以釋懷的心理癥結點是他於某一天,一如每天平凡一般的某日,對著患有憂鬱症的母親隨口說出:「加油。」造成母親因無法持續承擔獨自照顧家
>正港男兒身,卻擁有一頭飄逸長髮和賽雪肌膚,還有一雙讓女人也妒羨的美腿;出身家道中落的豪門,歷經家暴和霸凌,他恨透酗酒的父親,如今已為人父的他有妻女相伴,家庭美滿;只有五專學歷,做過戲院清潔工,現在年
曾參與公司經營主管三天兩夜共識營,第一夜晚上,總經理談及所謂的勝者與強者之議題。他說:**「有人分得出勝者與強者之間的差異嗎?」**在座的所有主管,你一言我一語,有位主管說:「勝者顧名思義就是屢戰屢勝
2015年2月底,我家巷口開了一間火鍋店。開幕時,火鍋店打出每人每位只要50元的促銷方案。想當然,很快的在我家那邊引起排隊人潮,幾乎每天都看到排隊長龍,人潮絡繹不絕,生意非常好,好到讓我們不由得好奇起
最近偶爾會接到年輕工作者撥過來的電話,聊聊一些對工作的看法或是想法。大致上,會撥電話過來的朋友,不外乎就是對現況不是很滿意,用個籠統的歸納法,也就是「工作做得不開心」。因此想找人聊一聊,做個現況的分析
眾多面試者裡,小方不是特別突出,尤其他本身沒什麼專業底子,更顯得在一群面試者之中,他的渺小與不起眼。那次參加面試的人,幾乎清一色是名校學生,其中有一位還是畢業於史丹佛,可謂是一場眾星雲集的集體菁英
「這好難噢,你是怎麼會的?」同事有點無奈的說。我回:「不會啊!因為難懂才有挑戰啊!你不覺得能把不懂的東西弄到搞懂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嗎?」 我跟他舉例,有一次看到新聞報導量子電腦,我好奇的就去把所有跟「
好久沒有跟新報到同事講話,昨天下午特別花了點時間跟新來實習生聊一下。或許是因為特助推薦以及這位實習生的積極,讓我一時又情不自禁想跟實習生聊一聊他的未來計劃。 我問了他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未來
「**這商品很醜啊,誰會想買?**」有一次我跟營運長講到這話。那時候我們在設計文具商品,我準備了很多各式各樣從日本帶回台灣的文具。我們坐在會議室裡討論很久,然後再拿著現在店內的各種文具商品來比較,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