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 研究發現,透過一款經營檸檬水攤位的遊戲,將不同玩家分配到 5 種策略情境,發現在每個策略情境裡,表現卓越的人才特質並不相同。這給企業一個啟示:你是否已經為公司策略,配置最適合的人才?
多數人在描述會計師業態時,一定會提到「加班」,尤其是到報稅季,凌晨下班是「正常」、看見天光「不意外」。正因為加班文化,許多會計師事務所的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也使得許多新鮮人入行很快便疲憊不堪。
許多討論 CEO 接班規劃的文章顯示,在商場上,內部任命的 CEO 比起外聘的 CEO 可以任職更久且表現更好,因而多數高層傾向從內部提拔人才。
「明明是因為公司逐步轉型,這位員工跟不上腳步、連續幾年考績後段班,又幾次向主管表達倦勤,希望公司主動提出優退方案,讓他有機會提早退休。沒想到結果卻是被倒打一耙!」Oliver感到非常的不解和氣憤。幾位當初一起申請優退的同仁,也在員工們的私人LINE群組中抱怨被公司虧待,各種負面聲音,使得在職員工的士氣也大受影響。
James 看著桌上幾個大型專案的合約,雖然拿下大案很高興,但心裡也擔心究竟有誰可以來擔任計畫負責人。公司這兩年因為轉型而快速成長,但是內部可擔綱重任的人才卻銜接不上,現有的同事多數都被綁在既有的工作上,每個工作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無法隨意替換,也因此案子接得愈多,風險就愈大,深怕哪個案子品質沒顧好,反而砸了招牌。
留才留不住,嚴重影響企業發展,但狂發福利、提高待遇就能留才嗎?答案是,可以,但這只是最基本的。領導力講師 Krister Ungerboeck 說,公司與其一直砸錢發福利,不如認真思考如何把預算花在培養員工上。
許多公司,尤其是中小企業,都有找不到好人才,或培養出好人才卻留不住對方的問題。三立電視換一個角度,利用「相對性」來解讀,藉由改變整串選育用留的流程,擺脫沒人才的困境。
某公司為了爭取一個大客戶,專門成立了專案組,分工協作,努力半年,經歷各種挫折和辛苦,當然也有各種鼓勵和改進,終於得到了客戶的認可:「恭喜,貴公司得標了。」這時候公司負責人應該幹什麼?
為何績效面談讓主管與員工如此頭痛?實務上,常見到主管受到一對一面談的緊張氣氛影響,不小心採用過當的質問語氣。當主管在對話過程一味地為對方提出建議,看似在給予幫助,但卻宣告了雙方關係的不對等,將原本善意的輔導溝通,轉變成指揮和命令。
一年又快過完,績效面談後,一批員工將要晉升成主管。不過,優秀的員工不一定總能成為傑出的經理人,管理職需要照顧、考慮的層面,比起擔任基層工作者廣闊太多。為了避免你的新手主管水土不服,需要在拔升之前先投資、培訓他們,參考以下 3 個面向。
我想由《孫子兵法》的角度,談談台積電如何訓練經理人。孫子強調,「將才」要有五個特質—「智、信、仁、勇、嚴 」,亦即「智謀兼備,信守承諾,仁愛部下,勇敢果斷,治軍嚴明」。我想以幾個小故事,來說明張董事長如何訓練經理人具備這五項特質。
根據派思諮詢(Apex Recruiter)2015 年統計,《財星》(Fortune)公布的美國 500 大企業中,有 75 位外籍執行長(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其中 10 位執行長是印度裔,超過英國的 9 人,中國甚至無人上榜。
2018 年 6 月 14 日,我應台積電美西辦公室之邀,在他們的年度訓練課程中演講。美西是公司最重要的業務單位,占公司營收的三分之二,因此我決定好好準備這場演講。剛好在十天前,也就是 6 月 5 日那天,公司創辦人張忠謀博士交棒正式退休,因此我決定以創辦人張董事長在退休前對高階主管的一場演講「台積電為何成功」,作為演講的起頭。
友達光電董事長暨執行長彭双浪表示,他跟仁寶電腦總經理暨執行長翁宗斌、緯創總經理暨執行長黃柏漙都覺得,人才與產業期望落差大,企業應該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因而由三家公司共同成立了GOLF(Gap of Learning & Field)學用接軌聯盟,要將企業內部教育訓練的內容,分享給還在校的學生。
人常會犯的錯誤是聚焦於該做什麼事,而忽略掉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應該由誰負責決定該做什麼事。
人力資源部(Human Resources,HR)雖跟製造公司營利無關,卻管理了公司最重要的資產 ──人才。 HR 經常審視的某些指標,可以提供管理階層參考,在管理團隊時做重要決定或試圖激勵員工進步。
我們曾在矽谷參觀了各個偉大的公司,包括 Google、Tesla(特斯拉)、Facebook 等等。但最讓大家驚訝的公司倒不是這幾家,反而是估值很高,但貌似只是做了一個網站的公司:Airbnb。
企業投入資源從事教育訓練,其目的不在乎藉此改變員工的心態、行為、能力,進而提升員工工作績效、帶動部門績效,達到組織績效持續提升的目的。在訓練發展的理論中,有關訓練遷移的效果,談的也是這樣的觀念。而最近美國訓練發展專家 KirkPatrick 提出修正訓練四層次評估模式時,也從類似「以終為始」的概念,強調從績效的面向,去思考訓練的做法與目的。
按照常規,公司會提拔優異的員工當管理幹部,以便並激勵其他員工力爭上游。但在實務上,這種激勵措施不一定都能發揮作用。因此,阿里巴巴特別設立雙軌升遷路線。
很多公司想直接找有經驗的業務人才加入,但有經驗又優秀的業務,當然也會不斷挑戰更好的公司與更高的薪酬,公司如何能夠留住所有的Top sales呢?
不同領域的經理人分享的管理心法與經營理念,都不約而同聚焦三項:重視人才、顧客、創新。
要讓這群優秀的人才對上課的內容信服、覺得有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據做過多家公司員工滿意度調查的經驗,不管是何種產業,都可以發現年資 3 - 5 年的員工是所有組織族群中對組織較不滿意的一個族群。相對的,也是
對領導者來說,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激發團隊成員的能力很重要。零工經濟崛起的現在,雇主和員工的關係比較像是合作和夥伴關係。作者認為,執行長的角色其實越來越像服務業,要想著怎麼幫員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