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國慶遇 3 天連假!如果連假臨時需要被找回公司上班、加班的話,可以多拿多少加班費?哪天能領雙倍薪?一次看懂
天工生技為台塩、勁量、立頓、樺達、TABASCO、Swisse、LAVAZZA等品牌的代理商。他們怎麼在小小的台灣市場幫眾多品牌擴大知名度與銷量?
你的公司,究竟需不需要「顧問」這個角色?當遇到管理難題時,引進外部專業意見有時很有幫助。局外人的角色可能帶來破壞,但提出的建議通常更客觀、具建設性。
ETF 定期定額、單筆購買到底哪個好,向來都是一大問題雖然 ETF 操作方便、能分散風險又穩定成長,但進場的過程中,仍有許多地方需留意,才能真正獲利。
近來「安靜辭職」的話題掀起討論,你也對現在的工作不滿,不想再撐了,但掙扎到底該不該離職嗎?讓過來人告訴你,什麼樣的情況下該走、該留,對自己的職涯最好!
想進頂尖企業,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庫克:蘋果徵才最在意有這 4 項特質的人
Meta、微軟、亞馬遜、特斯拉等科技公司都已相繼凍結招聘,透露人才在勞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將面臨挑戰,根據統計,想加薪,回到前東家可能比轉職更有利...
研究指出,今年上半年離職之後又回到前公司的「迴力鏢員工」薪資成長了 28% ,比轉職者的薪資漲幅更多,想靠回鍋創造更高價值,先檢視這 3 件事:
投票的制度包羅萬象,到底臺灣是單一選區與複數選區制?比例代表制又是怎麼計算的呢?一起搞懂臺灣常見的投票制度。
「人才是台積電保持領先的關鍵!」全球晶圓製造龍頭台積電,如何深耕校園人才庫,打造先進製程大將?
不授權累死自己,但授權不當,又有可能種下麻煩?身為老闆的你應該從「根本」解決問題......。
面對他人不友善的言論,總感到喘不過氣?唐鳳指出,其實精神也需要按摩,才能強化玻璃心,將低氣壓轉化成正能量!
試著思考這個問題:以下3個選項,哪一個最接近「策略」?1.雲端服務明年爭取25%的市場占有率;2.增加產品種類的多樣性滿足消費者需求;3.降低工廠營運成本,想辦法提高獲利。
上班時間就能完成!面對缺工潮,力山投入線上課程育才,透過「四層級培訓制」,不但留住人才,也讓學習更有效。
人們藉由安靜離職、安靜解雇來迴避直接的衝突,但有研究顯示,這種缺乏誠實、面對面溝通的方式,可能反過來傷害職場人際關係。
善戰者不作無用之攻!在企業的營運中,選擇比努力重要,除了面對競爭者之外,也要成為「先知先覺」的人,才能看準勝利契機,掌握勝利方程式。
2022 未來經理人年會邀集來自 Google、亞馬遜 AWS、iKala、鈦坦科技、國泰、LINE TAXI、遠傳,教你如何打造「全員敏捷」的團隊:
全球半導體產值有望在2030年突破1兆美元,前景大好。5G、AI及電動車等新興科技帶來的巨量晶片需求,釀半導體史上最大人才荒,產業鏈上演搶人大戰。
工作多年的你,總覺得同儕職場表現比你好,收入比你多,職位比你高嗎?這種時候,不要理會,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就對了!
多數大學畢業生不了解networking的重要性,但比起親近的密友,那些相識但不算熟的人更容易為彼此帶來工作機會,以下介紹networking的技巧:
出社會不知不覺即將邁入第十年了,你愈來愈習慣職場生活,也累積了不少經歷,但可能也正在面臨職涯卡關的煩惱,心態上該怎麼調整,才能突破瓶頸呢?
蘋果近期公佈「2021 會計年度」的供應鏈名單,其中台廠有 3 間納入、7 間遭剔除,而中國廠則是 7 進 6 出,為何會有如此差異?
全球速食龍頭麥當勞,挺過 2020 年餐飲業寒冬,2021 捲土重來,靠著穩固的加盟店體系,再加上數位化及名人行銷策略,持續穩固其王者地位。
升息再起,對我們影響有多大?已經買下自住房的人,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吳淡如給房貸族、租屋族 6 個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