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作家、股市部落客、<Smart智富月刊>特約 主筆。致力於理財與投資教育,投資理財著作:《笑笑看線圖—跟著 六大名師學技術分析》《看懂股市新聞新手自學》《管好你的錢》《不虧損的基金投資》《股票這樣買才會賺》《20年後,你想過甚麼樣的家庭生活?》《讓財富在心中發芽》等。
「做自己,依自己的想法,去完成自己的夢想,不要因為別人說了什麼,就要放棄這些東西,要堅持下去。」 講這句話的人,是旅美棒球投手王建民。 我生平對運動絲毫不感興趣,但活到今天,只有兩個人讓我感到佩服
有個年輕人日前寫信問我一個問題,就是他主動幫老闆解決了很多問題,結果老闆不但沒獎賞,反而喜歡上辦公室裡事事請示、毫無解決問題能力的年輕同事。 後來,這位年輕朋友又寫信給我,說自己當岳飛了,果然被老闆
做為企業領導人或部門團隊的leader,經常會遇到一個困擾:「我該如何找到人才?」以及,「我該不該請不是人才的人離開?」 這是一個好問題,真的,因為牽涉到「人才」兩字! 大家都說要用人唯才,但多數
###該如何找到一份沒有壓力的工作? 職場工作高手請看過來!底下兩個問題想問你們: 第一、哪裡有沒壓力的工作,請告訴我? 第二、沒壓力的工作,在應徵時該如何研判? 會問這兩個問題是因為,我外出演講
很多人不喜歡記帳,是因為嫌記流水帳很麻煩。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常生活每天都有開銷,哪有那麼多美國時間記帳呢?很多男生甚至會說:「連買一瓶養樂多都要記,不覺得很麻煩嗎?」男人的腦袋不夠精細,對瑣事
年輕的時候,看到別人成功,就會努力想:**他是怎麼成功的?** 職場奮鬥多年後,看到別人成功,就會想:**哎,他不過運氣好,搭上了某種時代的機運。** 近年退隱江湖,看到別人成功才又轉念去想:**
汽車業務員不賣汽車、房仲業不賣房子、保險業務員不賣保險、廣告業務員不賣廣告....... 這話乍聽好像很奇怪,但任何業績能持續保持80分以上的業務員都會同意,自己絕對不是在做銷售---至少不是在銷售
因為所從事職業之一為特約記者的關係,面對面近身接觸或訪談過的企業老闆,沒有三位數,也絕對在接近的水平數字上。和這些從年輕到高齡、從中小企業老闆到手握上百億資本額之上市櫃老闆接觸的心得是---事業越大,
去年有一次,開車經過一個路口等紅燈,看到一男一女緩步從車前的斑馬線上走過。 因為這一對年輕男女的速度實在太慢了,讓我不得不聚焦關注一下是怎麼回事? 原來,男的一隻腳裹上石膏,兩隻手拄著拐杖,慢步挪
最近收到幾封年輕朋友的來信,詢問職涯發展問題。問題不一而足,但我發現**年輕朋友普遍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自信心不足**。 30歲以下年輕人,自信不足尚情有可原;但35歲以上還有此現象,不禁令人捏把
最近每次看林書豪打球,就覺得於心不忍,他不受教練重用也就算了,每次他開始打得好時,就被換下去了,這根本就是.....#@%^&。 如果你是林書豪,你會不罵垃圾話嗎? (但他好像沒有,果然是個好孩子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犯過同樣的錯誤,就是把同事當朋友,然後大嘴巴似地無所不談。 這樣的錯誤,還不算致命的錯誤。更要命的是,我曾經所有的朋友,都是工作上的同事、客戶或往來對象,真的想找朋友,竟發現聯絡
最近看到金城武接受天下雜誌的訪問,自嘲:**我已經到了要接受天下訪問的年紀了嗎?** 看了不禁莞爾。 什麼時候,雜誌的受訪者成了世代的一種分界線?好像跨越40歲,才能成為財經媒體所認同的成功人士,
**留下來,或我跟你走!** 這是電影<海角七號>的經典台詞,相信也是許多人選擇的難題。 留下來,會更好嗎? 跟你走,又會不一樣嗎? 其實這是男女朋友選擇分合的關鍵,也是職場上選擇事業
職場上許多人都有受挫經驗,不少人甚至無法走出挫折。今天就來分享對治受挫困境的一帖藥方---止觀法門。 止觀,是佛教用語,特別是大乘佛教強調靜坐時要先止住雜念,然後再來觀察止不住的雜念都飛往
日前參加安永企業家獎10周年論壇,會中邀請了不少歷年安永企業家獎得主與會,一起分享企業經營心得。其中,讓我印象相當深刻的是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 他今年八十歲了,日前才剛花了12天騎單車環
有個朋友來問我如何辦到如何像我這般轉念自在?坦白說,我也不知道耶!只能說,年紀大了,很多事情不看開也看開了。另一方面,可能是一種深層思考的訓練吧! 今天,就來談一談轉念的困難點在哪裡?
最近家裡發生了不少事情,東忙忙、西忙忙,導致部落格少來筆耕,心裡也對廣大網友感到歉然。不過,忙著處理家事,倒讓我累積了不少心得,逐一發表如下: 首先,我發現人生很多事情看似逆境,其實只是在
年紀輕的時候,常被問到這個問題。特別是小學的時候,常常要寫的作文題目,就是<我的志願>。我的志願,似乎就是將來想做什麼的理想版。 大學畢業之後,變得務實一點了,不會朝甚麼人生大志願去想,而
人生都是一連串的選擇,但很多人卻遲遲不敢做出選擇。 我認為這群人最大的問題是,從小到大太少做出選擇的訓練,以至於不敢面對困難的抉擇題。比如說,出了校園開始找工作,不知如何找?就乾脆依循眾人
農曆年前在路上巧遇了前主管,也就是<商業周刊>執行長王文靜,她問我近來過得如何?我說:「今年我視為退休元年,**從今以後,將要以退休的心態來好好活著!**」 今年我才46歲,談退休似乎早了
茫茫人海中,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自我定位的困擾?至少我是有的,而且還挺嚴重的。 我的自我定位問題,不是來自於我沒有定位,而是我的定位好像不受太多人認同?不受他人認同的定位,會不會是一個比較糟糕
工作久了,總會遇到瓶頸。像我寫部落格、寫書,寫久了,難免也會腸枯思竭。 很多人在職場上,相信也會遇到這種困境。事業巔峰不再、驚奇不再、新鮮感不再、有趣性不再、挑戰性不再,取而代之的,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