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2

產品、行銷都輸給對手!如何找出公司的競爭優勢?7 種分析工具,精準洞察市場關係

整理.撰文 林庭安
2022-02-10

《孫子兵法》是中國軍事戰略思想大成,國內外有愈來愈多企業家把它用在經營管理上。其中,〈謀攻〉篇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指的是,當你了解自己、了解敵人或競爭對手後,就比較沒有失敗的風險。

把這句話套用在組織管理上,就是在擬定企業策略或確立市場定位前,必須先理解自己與對手。這跟美國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的理念不謀而合,波特認為建立策略時應該要先分析內外環境,因為所謂的策略,就是「透過與其他公司相異的活動,創造具有獨特性與價值的定位」。

《多模型思維》表示,模型可以提供框架與架構,讓我們思考「如何選擇」,進而協助策畫。以下提供 7 種框架,幫助你掌握組織在生產、行銷等面向是否足夠有競爭力;更能在分析的過程中,找到獨特的市場定位。

延伸閱讀:經營者這樣用《孫子兵法》!投入資源「開戰」之前,就能預知勝負的 5 個要點

五力分析:檢視產業現狀,預測競爭態勢

1980年,管理學家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出版了《競爭策略》一書,把他推上「世界著名經營學家」的位置。波特認為,為了讓企業在競爭中占有優勢,關鍵是正確分析產業的競爭環境,因為業界的狀況會大大影響企業的策略,同時也會左右競爭規則。

他提出分析產業的外部競爭環境的 5 項要素:產業內的競爭、供應商、顧客、替代品與新進業者。他將這五力用箭頭表示,當競爭壓力愈大,箭頭就愈粗,也就代表產業的競爭愈激烈、企業的獲利就會愈低。透過五力分析,能釐清產業的競爭因素。下以運動品牌 Nike 為例:

五力分析
經理人

價值鏈:理解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建立優勢

價值鏈
經理人

企業必須透過設計產品、採購零件、製造、行銷、送到通路販賣等,從一連串的流程與活動中創造價值、提供給顧客。

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把這些流程稱為「價值鏈」(value chain),企業必須理解自己在這些活動中是否比競爭對手更具有成本優勢,才能因此建立產品的差異化。

價值鏈由 2 大活動組成:主要活動、支援活動,前者是從創造產品開始,到把產品送至顧客手中的一連串過程;後者則是公司支援主要活動而發揮的功能。這 2 大活動又能細分成 9 項活動(詳見上圖),下圖以出版社的價值鏈為例:

價值鏈
經理人

3C 分析:因應顧客和競爭者動態,擘畫企業戰略

通用性最高的經營環境分析模型就是 3C 分析:市場和顧客(customer)、競爭者(competitor)、企業自身(company)。又稱 3C 模型、戰略三角。是日本戰略顧問大前研一提出。他認為所有戰略都要從客戶的觀點出發,所以必須先分析市場和顧客,接著再研究競爭者如何因應市場和顧客的需求變化,拉開和競爭者的差距;最後才探討自己的立場、策略及資源。

3C分析
經理人

SWOT 分析:審視內外部變因,辨識機會和威脅

SWOT 分析是從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來分析企業現狀,各字母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及威脅(threat),優劣勢是跟競爭者比較的結果;機會與威脅則是企業所處環境的變化。

分析時要從外部環境(機會與威脅)開始,可以搭配 PEST 分析和其他工具,劃分為宏觀及微觀環境;其次再分析內部環境(優勢與劣勢),關鍵在於用非主觀的數值評估自身與競爭者的相對強弱。活用優勢贏得機會,就能讓業績成長,下圖以某家女鞋電商的分析為例說明:

SWOT分析
經理人

PEST 分析:監測外部變化,及早預備因應方案

宏觀環境會影響商業狀況,但企業無法控制,只能靠預測來制定因應的中長期策略。PEST 分別代表 4 種外部環境因子:政治(politics)、經濟(economy)、社會(society)及技術(technology),分析外部環境會帶來什麼影響,進而用在產品開發、策略上。《麥肯錫思考模型活用法》指出,在做 PEST 分析時,必須著眼於變化和趨勢,了解這些變化對事業有什麼影響,並分辨這些變化是暫時的,還是會影響中長期結構的變化。

PEST分析
經理人

核心競爭力:以獨特強項為根基,擬定企業策略

策略大師普哈拉(C.K. Prahalad)與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認為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市場領導地位,領導地位必須一再重建。要持續取得競爭優勢,企業必須從根本審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ies),圍繞核心擬定策略。核心競爭力的標準是:能實現顧客看重的價值、其他企業難以模仿或取代、只有少數企業具備。企業可以透過下圖步驟辨識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
經理人
延伸閱讀:護國神山強在哪?張忠謀的舉例說明,道盡台積電的核心競爭力

4P 與 4C:檢視產品條件,擬定行銷方針

除了比較自身和競爭對手,企業也可以透過模型檢視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是否足夠吸引顧客。行銷學大師傑羅姆.麥卡錫(Jerome McCarthy)在 1960 年代提出的「行銷4P」模型,從產品(product)、價格(price)、物流(place)及促銷(promotion)等 4 個面向探討。

然而,如果要做出完全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從賣方觀點出發是不夠的。1990 年代,行銷專家羅伯特.勞特朋(Robert Lauterborn)從消費者觀點出發,提出「行銷4C」。結合兩者交叉比對,制定更有效的行銷策略。

4P與4C
經理人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產品與專案
feature picture
3

時程一拖再拖,專案經理好焦慮!7 大工具改善延宕問題,高效完成好產品

整理.撰文 周頌宜
2022-02-10

《判斷的基本》指出,我們在工作上面臨的大大小小專案、任務,常常沒有正確答案,你很難說自己當時做了某個判斷,所以現在的結果是最好的。雖然難有完美的工作成果,但是我們可以訂定適當的目標、遵循檢查步驟,盡可能改善做事的方式。

如果把焦點放在設定目標、優化流程、控制進度,就可以盡量避免認知落差、進度拖延等人為失誤,交出高準確性、高完成度的成果。《思維的良率》也提到,流程管理是企業成長的指標之一,運用思考工具檢視公司內部流程,常常都能抓出可以再改進的地方,無形之中也就改善了工作品質。以下整理出 7 個目標和進度管理框架,幫助你簡化作業,提高工作效率。

延伸閱讀:例行會議,怎麼報告工作進度?3 種跡象,團隊只是聚一起、浪費時間

甘特圖:視覺化各階段時程,一張表掌控進度

工作上大大小小的專案,與其他部門合作時,最需要知道彼此正在執行的任務進度,才能確保每個環節緊密相扣,達成目標。管理顧問亨利.甘特(Henry Gantt)在 1917 年提出甘特圖的概念,第一步先設定專案的最終目標和截止日,接著往回推算各階段的運行項目和截止日期(可視情況調整時間單位為日、周或月),以及每個項目的負責人,一張表就能一目瞭然工作進程。

特別是多位成員合作時,更能凸顯「誰要在什麼時候以前完成某項工作」,掌握雙方進度的同時,也能在進度落後時,及時協助。

甘特圖
經理人

PERT圖:加總各任務耗時,精算作業緩衝期

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圖主要用於同一專案、多位執行者,討論、制定每位工作者的最短及最長作業時間,以此預估整個專案最快與最慢完成時段,避免計畫延宕,通常與甘特圖搭配使用。

以製作雜誌為例,先列出作業的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也就是主要負責人的工作流程,填上所需時間。接下來,列出偕同工作者的任務,包含攝影師負責拍照(10分鐘)。最後從左側依序加上時間,得出最早開始時刻(最早可開始動工的時間點);從右側依序減掉時間,得出最晚結束時刻(就算從容進行,也不會產生問題的最晚時間點),準確掌握工作時程。下以主要負責人的視角,繪製分工時間表:

PERT圖
經理人

影響圈:分辨可控與不可控因素,調整資源配比

一個人的能力、時間有限,針對眼前的個人或團隊任務,必須把心力放在最核心的議題。影響圈能夠幫助分辨可控與不可控的因素,對於自己愈能影響且可控制的成因,投注心思的比重愈高;外圈的因素雖無法控制,可事先預備不同情境下要採取的策略。

舉例來說,你正準備馬拉松賽跑,核心圈的要素包括營養品、訓練菜單等,外圈像是起跑位置,以抽籤隨機決定賽道,透過分析不同跑道的位置與路況,調整配速和步伐。我們能控制的,經常比我們認為的還少,把握能把握的才能提高任務勝率。

影響圈
經理人

惠特默模型:檢核目標有效性的 14 項指標

藝術家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曾說,「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大的危機不在於目標設得太高而達不到,是太低而輕易達成。」沒有挑戰性的目標,就算達成了,也不能令人進步。什麼樣的目標才算好目標?

職場教練約翰.惠特默(John Whitmore)在《高績效教練》整理 14 項指標,簡稱為 SMART、PURE、CLEAR 原則;寫下目標後,逐一檢討模型的每一個要求,符合原則再執行,才有效益。

惠特默模型
經理人

KPI 樹狀圖:分解大目標,成為可逐步達成的子目標

當個人或組織訂立好目標,通常是最終目的,也就是關鍵目標指標(KGI,key goal indicator)。

為了順利達陣,還需要制定階段性目標,亦即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監控目標的達成度,可以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盡快改善。

繪製 KPI 樹狀圖的關鍵在於,拆解 KGI 為數個小 KPI,必須能夠以「加減乘除」呈現,釐清目標之間的關聯性,進一步驗證。例如從營業額的目標,拆解成「客戶數」乘上「顧客客單價」。

KPI樹狀圖
經理人

PDCA:不斷檢討精進,形成持續改善的循環

美國統計學家威廉.戴明(William Deming)在品管流程上,反覆進行 PDCA,反思結果、改善行動。P 是計畫(plan),規畫策略、戰術;D 是執行(do),進行前述的計畫;C 是檢核(check),檢驗執行的成果;A 是行動(act),根據結果實施改善方案。檢討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聚焦咎責,與其追究失誤,重點是導致問題的背後成因或業務流程,並提出解方。

PDCA
經理人
延伸閱讀:日理萬機的 CEO 是怎麼工作的?孫正義靠 8 步驟 PDCA,高速建立世界頂尖企業

業務流程圖:盤點任務銜接環節,逐一檢討提升效率

個人、部門或企業想要提升工作及經營效率,得先了解作業流程,再逐一檢視每一階段的工作內容,或是工作之間的銜接程度,比較容易發現有問題的環節。

以烘焙公司的業務流程為例,先畫出主要參與單位,包含顧客、店鋪、總公司業務部、工廠等4個面向,再繪製產品從下單到產出歷程的時間、成本及其他重要資訊。

針對每個程序,利用「這個步驟能省略嗎?」「如何簡化這道工序?」「導致流程變慢的最大成因是什麼?能解決嗎?」等問題,找到節省資源的突破口,進而提高工作效率或產能。

業務流程圖
經理人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4

別再枯等靈感降臨!5 種思考技巧,讓你秒速獲得好創意

整理.撰文 周頌宜
2022-02-10

創意的產生,不該是可遇不可求的靈光。《多模型思維》指出,借助各種模型探索虛構情境、假設性問題,或是各種天馬行空的可能性,簡單像是「如果⋯⋯會如何?」的問句,就能夠靈活思路。

《解決問題的商業框架圖鑑》解釋,激發創意的過程可分為發散與收斂,發散指的是蒐集、拆解資訊,思考的切入點愈多愈好,重點在於「量」;收斂則是發散後的點子整理、分類、結合,反覆檢討後,得出具體可用的解方,以將無形化為有形為目的,重點在於「質」。

也就是說,與創意相關的模型,至少得具備發散或收斂其中一種功能;先不設限地拋出各種想法,累積一定的量,才能淬煉出新奇的看法。以下整理出數種引發創意的思考方法,借重不同的視角練習,鍛鍊創意腦。

延伸閱讀:「創意」如何真正幫助「生意」?坎城創意節的一場講座,給我的啟發

KJ法:彙整眾多點子,由下往上歸納出結構

KJ法能夠從眾多的點子中,梳理出系統性的結構,找出新的解決方案或決策。此方法由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文化人類學家川喜田二郎開發,KJ 取自其英文姓名首字母。

針對主題,先在便利貼或卡片寫上點子或問題,把有共同特徵的內容分成小組,再將關聯性較高的小組放在一起,建立索引,形成中組,最後用線條將中組框起來,成為大組後加上箭頭,呈現不同組別之間的關係,確認是否有矛盾之處。必須確實將每一個主張歸類,不要設置「其他」類別,才可能根據不同分類,延伸出新點子。

KJ法
經理人

曼陀羅九宮格:從中心展開主題,逐步化概念為行動

曼陀羅九宮格源自藏傳佛教的曼陀羅圖,從中心思想向外擴展新想法,由日本設計師今泉浩晃延伸出 9 個 3X3 的格子、共 81 個構想。

腦袋枯竭時,可以先把關鍵主題置於中央,接著把圍繞主旨的 8 個關鍵字,配置在新的 3X3 格子中央,試著用 5 種感官,分別是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嘴(味覺)、手(觸覺)激發聯想力,寫下和新關鍵字相關的內容。也可以從關鍵字的意義、時間及空間概念延伸點子,焦點在於量而非質,格子填滿後再一起評估點子的好壞。下圖以在京都開民宿的訴求展開九宮格:

曼陀羅九宮格
經理人

6頂思考帽:戴上相異觀點,突破同溫層思維

腦力激盪時,團隊成員如果背景相仿、想法相近,再怎麼絞盡腦汁,點子都差不多。為了避免思考框架受限,可以參考思考大師愛德華.狄波諾(Edward de Bono)提出的6頂思考帽,各用一種顏色代表一種觀點。主持人分配顏色給每位參與者,成員必須依照分配到的角色發言,跳脫自己的立場。主持人也可以不定時交換參加者的顏色,加強討論的熱絡程度,設法讓大家不斷提出意見,集結各式各樣的創意。

6頂思考帽
經理人

奧斯本檢核表:改變的9個起點,找到創新可能

黃禾廣告公司(BBDO)共同創辦人艾力克斯.奧斯本(Alex Osborn)會隨時將這份框架帶在身邊,需要靈感的時候,就拿出來使用,幫助自己改換思考角度,提出新構想。

以電影院而言,透過 9 個基本問題,獲得電影院作為他用的新觀點,像是在電影院舉辦時裝秀、播放連續劇、與咖啡廳結合、導入訂閱制、與串流平台合作、24 小時營業等。

回答完 9 個問題之後,還可以運用其他問題,包括「現有的點子有多少延伸空間?」「了解多少有關主題的歷史?」「點子偏向哪種類型?」盡可能拓寬思路。

奧斯本檢核表
經理人
延伸閱讀:爆紅球星「大谷翔平」也用的目標達成法!用「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實現夢想

心智圖:窮盡選項,拓寬思考廣度

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在著作《心智圖聖經》,詳述心智圖的核心價值及繪製方法,後廣為流傳。相較線性思考,心智圖法將思維水平化,從中心點發想,向外擴散主幹、枝幹,是一種圖像式的思維工具。

首先把主題置於中央,利用已知的理論架構或基本要素畫出第一層主幹,如人事時地物、5W1H、SWOT 分析等,以開咖啡廳為例,主幹就是產品、行銷、空間、管理,再依序寫下聯想到的枝幹,愈具體愈好,並將不同分枝塗上不同顏色,強化視覺效果,逐步理出整體的架構和關聯性,選擇優先執行的項目。

心智圖
經理人
繼續閱讀 思考術 決策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5

別再被「黑天鵝」狠狠打擊!經營者必學的 7 種理論模型,幫你預測未來市場風險

整理.撰文 林庭安
2022-02-10

你知道人類是怎麼發現海王星的嗎?1864 年,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奧本.勒維耶(Urbain Verrier)將牛頓運動定律應用到行星運動軌跡上,發現天王星的軌道與理論不太相符,推測是因為太陽系外側區域有個行星干擾所致。勒維耶將這個發現告知柏林天文台,5 天後,天文學家就定位出海王星。

這是人類史上用模型來預測的知名案例,《多模型思維》指出,模型可以清楚、有邏輯地解釋現象,比方說,經濟模型可以解釋價格變化和市占率;物理模型解釋物體下墜速度和飛行軌道。當數據愈來愈容易取得、資料也更精細,讓人們愈來愈常使用模型預測未來,如警察機構和情報界使用模型來預測犯罪行為;流行病學家用模型下一波流感季節、哪種病毒會大範圍傳播;社群和網路搜尋資料,也能用來預測消費趨勢和社會現象。

延伸閱讀:下個全球大流行病?科學家擔心「它」

1. 成長曲線:一分耕耘,不見得帶來一分收穫

你覺得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穫嗎?如果把投入與產出比喻為爬山,雖然最終都會登頂,但途中上上下下,無法預測下一步是什麼;但假設你事先知道步道的型態或路線,或許你在途中就可以為自己加油打氣,「越過這個峽谷,就能達到山頂」。

《矽谷思維》指出,事物的成長分成很多型態:線性成長(linear growth)、冪成長、對數成長(logistic growth)與指數成長(exponential growth),有些一開始成長很快,後期不管投入多少,都只會緩慢前進;有些則像複利效應,剛開始看不出成效,隨著時間發酵,才會有顯著效果。當你知道成長的不同規律後,可以站在更宏觀的角度評估,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是屬於哪種成長曲線,進而調整心態與策略。

成長曲線
經理人

2. S形曲線:你的產品壽命還剩多久?

畫出一個產品的成長曲線,會發現它呈現 S 型,這條「S型曲線」通常分成 3 個階段:嬰兒期、擴張期和成熟期,前兩期就是前面說的指數成長,而最後一個階段,就代表這個產品的銷量已經到達極限,企業必須再思考新的產品及策略,否則就會進到第 4 階段:衰退期,而這 4 個階段,就叫「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

不過,產品生命周期不一定都是呈現 S 型,有些產品一直滯銷,卻在某個契機爆紅;有些產品持續長銷;有些則是反覆熱賣和衰退,但組織能透過曲線判讀產品壽命。

S形曲線
經理人

3. 鴻溝理論:產品能進入主流市場嗎?

聽過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嗎?這個近似於掌上型電腦的產品,早期雖有許多愛好者,但始終無法進入主流市場,這種現象被矽谷人稱為「跌入鴻溝」。背後理論是,由矽谷管理諮詢家傑佛瑞.墨爾(Geoffrey Moore)提出,他認為科技產品的普及可分為早期市場與主流市場,但兩者之間,有一個很難跨越的鴻溝。如果一項產品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跨越,就無法進入主流市場、漸漸淡出。這兩個群眾還可再細分成 5 個市場區隔,一項新產品想成功,就得逐步攻克每個市場區隔。

鴻溝理論
經理人

4. 長尾模型:利基市場還是有利可圖

「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提出 80% 的營收來自於 20% 的暢銷商品,也就是所謂的「八二法則」。但在 2004 年網際網路普及後,《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發現,不管是什麼產品,只要放在網路銷售,幾乎都能賣掉。

他用需求曲線說明論點:暢銷書的銷量雖然占了市場的 20%,但把其他書籍的獲利全部加總起來,其實比暢銷書來得高,稱之為「長尾模型」。也就是說,企業或產品的發展可以更多元,因為過去認為無利可圖的利基市場,集結起來的價值能超過大眾市場。

長尾模型
經理人

5. 報酬遞減法則:過度努力,反倒讓一切成空

許多事情在努力到某個程度後,都會遇上「高原期」。也就是說,不是所有投入都會有相對應的產出,這在經濟學裡稱作「報酬遞減法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指當投入到達某個程度以後,繼續工作下去會讓效率遞減。以種植一塊地來說,理論上可以透過增加農夫數量來增加產量,但如果耕地面積維持不變,農夫卻不斷增加,邊際產量終究會達到臨界點,呈現出一條拋物線(參見下圖)。這時,每新增一個農夫能增加的單位產量就開始減少。

換句話說,如果過了臨界點還繼續工作,很可能會損害工作品質和身心健康,報酬從遞減變成「負報酬」。1970 年代晚期,日本創造出「過勞死」一詞,就是因為工作過度而產生的現象。

報酬遞減法則
經理人

6. 經驗曲線:用生產量預測單位成本

1960 年代,波士頓顧問公司 BCG 在為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制定策略的專案裡,提出了「經驗曲線」(experience curve),宣稱「每單位生產成本」跟「累積生產量」之間,會成反比。也就是說,隨著工廠累積的生產量愈高,生產每個產品的成本就會降低。

這是工業化以後,人類首次得以透過生產量來「預測」生產生本。而當廠商能夠預測未來的生產成本,就可以提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德州儀器在降價之後,挾著價格優勢,提高市場占有率,甚至後來的生產成本,比原先預測的還要低。

經驗曲線
經理人
延伸閱讀:未來 5 年,哪些工作將被 AI 取代?世界經濟論壇:學這 12 種技能最有前景!

7. 厚尾分配:別低估「黑天鵝」的發生機率

「黑天鵝事件」(black swan)指的是那些極端卻有嚴重後果的事件,人們原以為這些事的發生機率非常低,但事實上,發生機率比原先預期高得多。

黑天鵝被錯估的原因與常態分配有關,一般來說,許多自然現象出現的頻率都會呈現鐘型曲線,在常態分配中,罕見事件會發生在兩端,機率極低;但如果涉及多個機率分配,就可能產生「厚尾分配」(fat-tailed distribution),提高尾部事件的發生機率。舉例來說,因為遺傳基因有侏儒症和馬方氏症等多種基因分配,讓人類有更多較高或較矮的人出現。

厚尾分配
經理人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1

所有難題,不只有一種解法!培養「多模型思維」,決策更靈活、縝密

整理.撰文 劉燿瑜
2022-02-09

在 COVID-19 疫情肆虐前,有種病菌每年導致全球超過 70 萬人死亡,且預估到了 2050 年,該病菌一年的致死人數上看千萬,屆時就連 COVID-19(截至今年 1 月初,COVID-19 全球死亡人數累積超過 500 萬)都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該病菌稱為「超級細菌」,在 2014 年由英國政府與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合作的公衛研究團隊所發現,指的是對 3 種以上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即使是輕微感染,患者也可能因無藥可醫而死。

延伸閱讀:大腦太累,會讓人做錯決定!心理學家:2 步驟自我鍛鍊,維持高能量

不過 2020 年初,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巴茲萊(Regina Barzilay)與柯林斯(James Collins)找到有效對抗超級細菌的全新抗生素「halicin」,化解了超級細菌帶來的致命威脅。

兩人之所以能從世界上數億種化合物中發現 halicin,關鍵在於他們放棄傳統藥物研發的思維:尋找與現有藥物結構相似的化合物,將其套入實驗,看是否能對抗新病菌。兩人改採資料科學思維:先訓練演算法模擬何種分子結構能對抗超級細菌,再回頭尋找世上有沒有與之相符的化合物。

人腦比機器聰明之處:懂得靈活運用不同框架

當我們採用不同領域的思考方式(以上述例子來說:是醫藥的或是資料科學的框架),看待問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進而影響我們採取什麼行動。《造局者》將這個理解的過程,稱為建立思考框架(frame),也就是選擇用什麼心智模型來看待問題。

瑞士智庫哥利布杜威勒研究所(Gottlieb Duttweiler Institute)主任卡琳.弗里克(Karin Frick)認為,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日益蓬勃的未來,掌握思考框架的技巧,愈加重要。她指出儘管演算法能將大量且不同層面的資料納入考量,好降低主觀偏見及人為誤差,得到更客觀、準確的結果,但人工智慧只能在被建立的框架中,辨明為達成某項目標,哪項行動方案最好,無法判斷該目標設定是否正確,及達成該目標背後的價值為何,「這些是我們不希望委託給機器的事情。」她在《全球商學院必修決策思維術(全圖解)》一書中如此說道。

在特定思考框架之下,人腦的速度或許比不上機器,但能夠靈活選擇該用什麼思考框架來處理問題,卻是人類勝於機器的地方。《造局者》將之稱為人類獨有的認知自由(cognitive freedom)能力,就像巴茲萊與柯林斯雖透過演算法掃描數億種化合物,最後才找到符合需求的新抗生素,但追根究柢是他們一開始選擇不同的思考框架,才能為演算法提供運算路徑。

多面向剖析同一問題,決策更縝密

要怎麼樣才能運用不同思考框架解決問題?《多模型思維》作者裴吉(Scott E. Page)建議,首先要放棄一個問題只有一種解法的傳統思維,像是求學時,老師會教你哪道數學題目該套哪種公式解決。裴吉認為,一個問題應套入多種思考框架,對事件的認識才會更全面,因為不同框架蘊含的洞見不同,推導出的因果邏輯也會有差。且經過交叉檢驗後,我們也才更能知道哪項框架,是眼前問題的最佳解法。

延伸閱讀:70%工作不再有SOP可循!想在職場脫穎而出?先學會怎麼解決陌生問題

裴吉也同時點出,應用多模型思維的關鍵,在於決策者腦中有沒有夠多的思考框架適合套入眼前情境檢驗,意即決策者本身的框架庫夠不夠充實,將影響多模型思維的效果。因此本次企畫從邏輯推理、創意發想、市場分析、進度管理、權衡得失以及預測未來等 6 大應用情境中,整理出 42 種思考框架,幫助讀者累積不同思考框架,加以活用。

按6大問題屬性,選擇合適框架
經理人
繼續閱讀 思考術 決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