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工作成為新常態後,加劇了職場中主管們的不安全感。遠距辦公催生了所謂的「直升機主管」,就像是那些盤旋在孩子周邊,不斷監視小孩的直升機父母一樣。
ChatGPT 是什麼?不僅是聊天機器人,還可以寫 code、寫論文!ChatGPT 有可能取代 Google 嗎?AI 取代人力的那天,要來了嗎?
盟友(allyship)的概念是指具有特權(privilege)的人,雖然自身不屬於相對弱勢群體,但仍為其他人發聲,用他們的力量為工作平權做出貢獻。
BCG 將企業針對未來工作的準備區分為 12 個項目,調查 350 間公司高管,發現在「以人為本」的相關維度上,即便高管認為重要度高,但準備度仍不足。
2022博客來商管書TOP10!《經理人》獨家公布博客來商業職場TOP10書單,掌握自我成長關鍵、增強核心競爭力,你讀過了嗎?
小王面試上五百強企業,以為以後就要平步青雲,想不到工作內容卻讓他痛苦不已。
身為主管,你有多常讚美下屬?根據羅斯福大學教授卡若琳.韋利(Carolyn Wiley)的研究,超過8成的主管表示,自己經常讚賞員工,但只有不到2成的員工認為自己時常獲得讚美。
人腦約有一半的時間在神遊!你會分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需過於自責。想改善分心、提高專注力,你可以從以下 2 個技巧開始。
In the bag 不是「裝在袋子裡」;Bag a seat 不是「打包座位」。今天來看 bag 這個字的 4 個道地用法:
除了想從客戶身上盡量獲取最大的價值之外,還需要務實看待他們會有多大(或多小)的改變,再據以做出投資,才不會花大錢吸引許多不會買的客戶。
繼安靜離職潮之後,為何愈來愈多人投入「職涯緩衝」,在職時便開始騎驢找馬、物色職涯的下一步?如何執行職涯緩衝計畫?
「台積電派了 500 位工程師去美國新廠,但在台灣有五萬多位工程師。」董事長劉德音認為,台灣半導體不存在人才外流的問題,反而擔心年輕工程師太少歷練。
在重視職涯發展及混合辦公成為新常態的時代下,以員工職涯發展為前提的「學習與發展」(L&D)漸成顯學!企業培訓人才不只要跨平台、跨模式,更要「客製化」。
Sally 在辦公室裡手忙腳亂、趕案子進度,外籍老闆經過卻說 Shake a leg there! 別會錯意了,老闆不是叫她抖腳,而是⋯⋯
一款名為Joro的app,能根據使用者的生活模式及消費習慣,計算每日的碳排放(碳足跡),並給予個別化的建議,讓個人減碳更簡單。
人們犯的最大錯誤之一是,以為好表現就足以讓人取得權力、升遷無礙。如果你想開闢一條通往權力之路,就不可以再認為工作表現好已經足夠。
溝通常常變成吵架?對話時,不只要聽應對方說的話,還要去感受對方的心情、思考溝通目的,切記「一件事」不要做:
妮可經常陷入自我否定的狀態裡,她一方面會認為自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另一方面當她無視自己的極限時,又會很容易崩潰,因為她討厭無力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手握 1700 萬會員!全聯如何透過自建的數據中台,整合數據資料、打通會員制度?如何靠數據中台精準行銷、調整策略,讓營收逆勢成長、年收 1590 億?
對於別人的請求怎麼婉拒才妥當?「拒絕的時候,務必要把結論放在前面,明確地表達回絕之意」才是真體貼。
泰山公司派賣全家股,震怒大股東龍邦!到底這場企業經營權鬥爭,起因與過程為何?為何牽拖全家股票?一文帶來最新完整分析。
Sony 音樂已經是該集團 2022上半年營業利益最高的事業,唱片業面臨著線上盜版猖獗、串流平台取代實體專輯的挑戰,Sony 音樂為何能保持穩健成長?
當你準備了有料內容,報告或演講時,台下卻怎麼昏昏欲睡、滑手機分神?我要談一下將資訊輸出時容易掉入的陷阱,以及兩件應該注意的事,就能有效引起聽者興趣。
疫情間大熱的「外送業」正面臨嚴峻的轉換期。日本外送產業市占冠軍「出前館」財報顯示,一年虧損達到 364 億日幣。3 個新挑戰,正在席捲外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