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巨頭福特 20 日宣布,計畫在 2027 年年底裁員歐洲員工 4000 人,約占福特歐洲總員工數14%。
致力培訓台灣科技人才的創新教育機構 ALPHA Camp(AC)表示,將於 2025 年停止營運,將暫時退出市場並探索新的方向。創辦人陳治平坦承:
外媒報導,近期韓國三星改革企業,以突破困境,決定將半導體研究所人員調往各業務部門,但可能導致這些研究員績效獎金大幅減少,引發流失人才的擔憂。
只要去日本 LOFT 文具店,一定會注意到超人氣的ほぼ日手帳(記事本)。在出版寒冬下,2024 年ほぼ日手帳創下 90 萬冊紀錄,累計更突破一千萬冊。
超微(AMD)在數位匿名網友於線上論壇爆料後確認,該公司決定裁減 4% 員工,以便將資源投入「成長力最高的機會」。
代理TGI FRIDAYS、德州鮮切牛排的開展餐飲集團即將登錄興櫃,為什麼董事長邱泰翰敢在公司虧損時投入資本市場?
星巴克已連續第 3 個季度衰退,星巴克新任執行長尼柯爾力求扭轉局面。未來星巴克會堅守「4 分鐘原則」,一杯飲料如果要做超過 4 分鐘,會考慮移除。
據《彭博社》報導,法國家樂福也考慮全部或局部出售!但這條路不好走,而目前的一連串改革、轉「加盟」模式也引起工會怒吼。法國家樂福面臨哪些經營困境?
韓星電子正接受第四輪大規模自願退休申請,晶圓代工製造團隊將縮編 30% 以上,並傳出正逐步關閉晶片生產線,計劃到今年底將產能減半。
知名連鎖美式餐廳星期五美式餐廳(TGI Friday's,FRIDAYS)美國總部正式申請破產保護。台灣方面,開展餐飲集團曾表示狀況穩定。
有不少科技公司都宣布取消遠距上班,但瑞典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卻依然堅持讓員工全遠距上班,背後蘊藏著該公司的轉型大計。
PChome集團10月23日公告,引進統一企業參與認購其私募普通股61,694,120股,約佔網家增資後已發行股份30%。
台灣近年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預計於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根據勞動部委外研究,高碳排產業將減少勞動需求,低碳排產業則將增加就業機會。
富比士(Forbes)近期公布「2024 最佳雇主排行榜」,IKEA 排名第 8。令人難以置信的是,IKEA 近幾年還曾因為過高的離職率陷入危機。
Sukiya 後起直追,直殺吉野家!迫使曾經的牛丼霸主另尋出路:揮軍拉麵市場!吉野家三度出手、併購上下游業者,力拓第二曲線。背後目的是?
Uber Eats 合約一到,Foodpanda 便搶親王品!外送業3大新變化一次看:市場整體降溫、抽成會愈抽愈兇、餐飲業回頭重整店鋪。
芬蘭電信設備巨頭諾基亞(Nokia)傳出將在大中華區裁員 2000 人,力求省下成本、度過市場寒冬。諾基亞怎麼了?愛立信也大規模裁員?
UNIQLO(優衣庫)宣布將在中國關閉至少 50 間門市,迫使迅銷集團採取「汰弱留強」的策略,關閉銷售不佳的門市,並考慮將資源集中到更具潛力的區域。
波音公司(Boeing)近期陷入財務危機,包含罷工、新機延遲交付等。新任 CEO 於員工備忘錄表示,將大裁 1.7 萬名員工,以減少成本支出。
摩托羅拉(Motorola)股價近日以450美元改寫歷史新高,它歷經多次裁員、縮編,最終走向拆分與出售,它是如何脫胎換骨,成為高科技安全產品領導者?
韓媒《每日經濟》10 日報導,三星電子啟動組織全面性重組,正在推進將研發人員全面部署到生產現場的方案,並決定關閉失去競爭力的 LED 業務。
日本 7-11 母公司 10 日公布拆分計劃,將表現不佳的業務拆分,並聚焦在超商經營,以應對 ACT 集團的併購攻勢。井阪隆一表態不想賣的原因是:
三星第三季業績公告,營收相比 2023 年同季度成長 274%。但營業利潤僅有 9.1 兆韓元,遠低於市場預期,三星對此罕見發布公開道歉信。
Panasonic集團2023年股價低迷,公司面臨危機。CEO楠見雄規祭出改革措施,讓各部門為公司業績負責,加快決策速度,並提升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