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移動服務(MaaS)正在日本遍地開花,令和元年甚至被稱為 MaaS 元年。 MaaS 是什麼,商機在哪?如何推動?一定要知道。
O2O的概念雖已被提出多年,但如何運用、用在哪仍是許多企業想要問的問題,以特力屋為例,在思考如何進行更有效的行銷時,他們以「用戶動機」為導向,打造全通路虛實整合。
Google前執行長艾力克.施密特、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很多成功的經營者都有教練。那教練是幹嘛的?
當企業能撇除線上、線下框架,也解開 App、網站、社群經營的界線,聚焦在顧客的消費旅程會遇到的接觸點,全盤思考各個點需要改善之處,才是往個人化服務靠近的正確道路。長期發展下來,那些更懂顧客的零售商就能勝出。
在人工智慧時代,要領導一個表現卓越的組織或部門,除了企業管理與商業模式,能否妥善利用人工智慧,來作為業務的成長加速器,也會讓組織或部門的表現大大不同。
去年佳士得(Christie's)出乎意料,以 432500 美元拍賣了一幅叫「Edmond de Belamy」的畫作,是由 AI 透過 15000 幅 14 至 20 世紀的肖像畫所「生成」的作品,署名是 AI 的一個演算公式。
「只要我們有餘力,就應該為未來投資。」以愛情公寓交友網站起家、尚凡國際創新科技董事長張家銘回憶公司在 2014 年 營收逐漸衰疲,決定砍掉重練、翻轉獲利模式的時刻。
走進全聯開啟手機 App 結帳,隨手想到先前用 App「整付零取」買的衛生紙,還有兩串庫存未取,順便提領一串帶走。這些銷售場景,將在今年從討論變成現實。
一向積極擁抱新技術的零售巨頭沃爾瑪,今次宣佈將雇用近4千台機器人協助店面運作。
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抬頭,以及飲食偏好變得更加多元。麥當勞(McDonald's)前幾年一度營收與總店數下滑。不過,《企業家》雜誌(Entrepreneur)年初發布了 2019 年全球加盟經營 500 強企業(2019 Franchise 500 Ranking),在橫跨餐飲、科技、健康、兒童等領域的評選中,由麥當勞拔得頭籌,這要歸功於 2015 年上任的執行長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Steve Easterbrook)。
店面租金變貴、老店倒閉、商圈凋零的新聞時有所聞,這個年頭要開店做生意,難度是愈來愈高了!以服飾店來說,好不容易在店頭盼來客人,客人試穿後卻轉頭在網路搜尋、下單結帳,讓實體門市變成單純展示、沒有獲益的投資。難道沒有更好的做法?以下從家具業和服飾業的案例來看,該如何因應消費通路的改變:
海陸家赫總經理曾煥龍笑著說,我爸公司的名字叫做「海陸」,我的才是「家赫」。海陸最初是賣機油、柴油,直到 1980 年代,台灣製造業崛起,才開始做切削油,解決工具機在加工零件的過程中,過熱會導致變形或刀具磨損的問題。
過去汽車品牌會與汽車製造商、銷售通路合資或結盟,但因為有了「車聯網」,合作夥伴還包含車內軟體、網路技術、雲端服務等公司,數量大幅增加、橫跨不同產業,形成與傳統供應鏈截然不同的生態系。
快被數位浪潮淹沒的出版社,該怎麼轉型求愛看漫畫的人,對創辦近 40 年的尖端出版社一定不陌生。台灣前 20 大出版社之一的尖端出版社,出版品涵蓋大眾文學、流行雜誌和漫畫等種類,旗下《灌籃高手》、《亂馬1/2》、《神之雫》等經典漫畫,是許多六、七年級生童年的共同回憶。生?看尖端出版社旗下的雜誌,從內容出發找到電商發展的突破口。
2007 年,台灣高鐵正式通車,為台灣大眾運輸系統開啟一頁新的篇章,自南港站在兩年前落成後,全台 12 站的高鐵運輸網布局完成。
2019 年,全球企業最煩惱的恐怕就是如何培育 AI 團隊了!根據 2017 年騰訊研究院發表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1]顯示,全球 AI 相關產業人才總數約 30 萬人;台灣也不例外,104 人力銀行指出,台灣 AI 職缺增長至 6000 個。歲末年終之際,台灣也有 4 成企業年後將調薪 3.65%,其中因為台灣在 IC 等半導體領域的產值提升,讓 AI 與數據分析人才成為調薪大熱門。
許多廠商想把握自動駕駛、智慧家居、安全監控等商機,但耕耘了一陣子後都面臨相同阻礙:大規模生產的通用晶片,無法做出最佳化服務。
2016 年時,雲端服務商 Akamai 提出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約有 49% 的消費者對於開啟超過 2 秒的網頁無法接受,一旦遇到這樣的問題,50% 的人會轉去其他網站尋找資料、22% 的人會直接關閉、35% 的人則會有對該網站產生負面影響。時至今日,我相信這個等待秒數只會更短,而產生負面觀感的人也將更多。 愈來愈缺乏耐心的時代
成功全面轉型的企業大概只有2%,而有超過80%的企業會卡在最一開始、小規模測試的階段,且往往長達2年之久,顯示這條變革之路十分艱困。然而更應該要關心的是,企業究竟為什麼會卡關?
LINE Pay 一卡通首月成績出爐,用戶數達 56 萬人,一舉成為台灣用戶數第三大的電子支付機構,同時轉帳金額也突破了 5 億元。不過亮眼成績背後,似乎也存在一些隱憂。
除了外界熟知的特力屋和 Hola,創立 40 周年的特力集團在今天宣布推出第三個通路品牌「hoi!」。特別的是,這不再是特力一家主導的通路,而是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合作,在台北的微風松高開設全台第一間智慧門店「Taobao x hoi! 淘寶精選店」。
工業 4.0 涵蓋的面向,遠大於機械手臂和機器人。為了掌握一家公司工業 4.0 的程度,BCG 拆解出評估的框架,包含改善營運效率、管理績效、人員發展、基礎建設,供想要轉型升級的廠商參考。
想讓整個組織成功換上數位 DNA,絕不是做幾個專案或買進科技系統就能做到,因為轉型的成敗繫於「人」。要改變組織成員的慣性,採納數位思維,領導者必須帶頭建立「數位文化」(digital culture)。
全球第一位擁有公民權的機器人蘇菲亞(Sophia),才剛剛從香港抵台,就馬不停蹄的為隔天的演講彩排,而《數位時代》的採訪團隊也跟蘇菲亞一起共度了在台灣的第一個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