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門前都知道,要根據目的地,事先查清楚哪條路最近,才不會走冤枉路,但換到追求人生的成功,我們卻常常沒有經過同樣仔細的思考,盲目地隨波逐流。
在時間的管理矩陣上,可以採用「緊急」「重要」做為兩軸的指標。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往往被「重要且緊急」與「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困住,最後
有位朋友跟我抱怨他老闆的領導方式大有問題,這讓我好奇,愛抱怨的人,有多少人努力、嘗試改變現狀過?從朋友的「苦水」中,我得到的職場啟發:
微軟創辦人比爾 ‧ 蓋茲(Bill Gates)曾說,自己每年會安排兩次的「思考周」,這段時間他通常會閱讀、看影片,汲取不同的思維及點子。安排短暫離開工作、專注思考的時間,意義就如管理大師史蒂 芬‧ 柯維《與成功有約》一書中所提到的「不斷更新」一樣,唯有思考才能讓人有空間自我更新、提供更多成長動能,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與成功有約》作者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在書中提出四象限的時間管理法。然而,真正的時間管理,其實是圍繞著第二象限,安排平日的工作行程。
「想讓生活平衡而充實,關鍵不在時間管理,而是個人管理。」 柯維強調,若沒有最前頭的自我探詢,一個人就沒辦法在眾多事務中做出正確取捨,一旦陷入「想要把全部事情都完成」的執念中,必將導致自己心力交瘁,成為時間不夠用的犧牲者了。
你工作認真,績效一流,不管是同事、上司或客戶,對你都讚譽有加,然而在工作時間之外……A.「每天都好累,周末只想睡覺、看電視!」「公事太多,根本不想管家事,有老婆就好。」
從事顧問工作,很容易聽到人們的心理話: 「主管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只會每晚固定時間等著大家回報今日KPI達成率,不達標的就罵或挖苦羞辱…。如果分析原因給他聽,就罵『我不要聽你的理由』,然後搬出經典名言『失敗的人找藉口』;對好不容易達標或超標的,則一聲不吭,也沒任何鼓勵和嘉獎。」
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成功哪有那麼難》一書中,提到他認為一個人是否有領導力,可以從個人領域和公眾領域兩個面向得知
柯維建議,應該以「周」為單位,培養整體感,思考對你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寄一張明信片要花多久時間? 無事在家的老奶奶,能花上一整天。她先花一小時找好明信片,又花一小時找老花眼鏡,半小時找到親戚的地址,用一個多小時動筆寫完。等寫好了,該把明信片丟進隔條街的郵筒,但為了出門要不要帶傘,還得想上 20 分鐘。
工作上遭遇瓶頸的部屬來找你,他覺得,和客戶的溝通有困難,甚至想離職…… A.「怎麼可以輕言放棄?你這樣不行啦!」「你應該要常跑客戶,了解客戶需求,……」 B.「你覺得客戶很難溝通……」「你真正擔心的
自從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1989年出版了《與成功有約》後,他的名字就再也和「成功」分不開了。 不僅作品被譯成40種語言、在全球銷售超過2500萬本;柯維所提
很多重要的事,都是因為一再拖延或事前準備不周,而變成迫在眉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明輝認為,經理人的首要之務就是「做判斷」,亦即以自己的角色來研判什麼是最重要的事,用更高的眼光,從組織的目的和方
都是因為其他部門沒有準時給我資料,所以專案才會延遲。」「因為我必須去參加公司活動,所以才會忘記老婆生日。」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順遂,你也是這麼覺得「被迫」嗎? 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
你對於「成功」的定義是什麼?發財成富、贏過別人、掌握權力? 「邁向成功」這件事你又是怎麼想像的?逛一趟書店,展示櫃上滿是「成功領導100祕招」「見面3分鐘留下好印象」「教你說服人一次就上手
撰文 / 謝明彧 在這期<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span style="color: #0000ff;">[<span s
**<span style="color: #000080;">用一期一會的心,</span>** **<span style="color: #000080;">對待每一個</span>**
<span style="color: #0000ff;">柯維所提倡的成功學,不是財發名就,更不是策略性地贏過別人,而是找出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斷改變自己,正面影響他人,為自己創造長期的信任,成就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