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2.0來了!經理人和主管應該怎麼思考企業應用,才能真正創造商機?從員工、流程到產品、定位, 把AI結合商模,就能提升商業價值。
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Company)預估,企業透過生成式AI自動化任務,能取代70%人力投入該任務的時間,這讓企業積極投入生成式AI應用。然而,2022年麥肯錫針對600多家企業調查發現,數位轉型帶來的實際效益僅有預期的1/3。
上班第一天就遇到組織變革,是什麼體驗?在AI浪潮下企業無不紛紛推動轉型,但當員工生產力被解放後,企業應該讓他們做什麼?IBM鼓勵員工找到新價值和舞台。
AI PC、AI 筆電是什麼?具備人工智慧功能的個人電腦跟雲端生成式 AI 不同在?台灣哪些廠商將在 AI PC 熱潮受惠?AI PC 概念股一次看:
數位轉型對中小企業而言,不僅是技術升級的過程,更是重新定位和創造競爭優勢的機會。透過數位策略和有效的人才管理,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白皮書指出,製造業連續3年成為網路攻擊的最大目標,其中71%涉及勒索軟體。改善公司內的安全計畫,成為製造業者下一個數位轉型重點。
AI 技術正改變餐飲業,麥當勞的AI點餐系統在提升效率上有不錯表現,但面臨語音識別不準、菜單複雜和顧客接受度等挑戰。如果是台灣,有機會導入成功嗎?
近日有網友於社群平台嗆聲不同立場支持者,別使用自己經手App。國泰人壽與玉山銀行皆出面澄清App安全無虞,強調資安認證,並將追究散布謠言者的法律責任。
AI時代降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在交通方面會帶來哪些改變?提供AI移動服務的企業分享,藉由影像辨識功能,能做到像是辨別事故原因、分析道路狀況等。
foodpanda 行銷總監陳嘉孟在「2024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論壇上分享,foodpanda 如何運用數據思維,來驅動兩大行銷策略。
看到 TWQR 的標示,不管你用的是街口支付、一卡通 MONEY、悠遊付、全支付、全盈 + PAY 等,消費者都可以透過 TWQR 付款。
亞尼克在2018年透過北捷投放生乳捲自動販賣機,成功提升品牌知名度,如今滙聚智能販賣機進一步和知名餐飲合作,推出熱食自動販賣機,吸引科技大廠關注。
具備感知能力的 AI 人形機器人已經不遠。日本更從 2023 年 4 月起,在特定條件下允許自動配送機器人在公共道路上行駛。機器人的活動範圍正在擴大。
導入系統本意是為了解決麻煩,提升效率,但實務上導入的經驗裡,常常是人仰馬翻,導入之後同仁紛紛抱怨不好用。怎麼評估才不會失敗收場?
國科會公布「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旨在建立我國 AI 技術發展的基礎框架,確保技術應用的安全性與可信任度,同時推動創新和保障個人權益。
餐飲業數位轉型趨勢下,線上訂位與自助點餐系統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需平衡科技與人性化服務,確保顧客滿意度。業者可結合多元方式與活動,提高顧客接受度。
迪士尼遭駭客組織 Nullbulge 攻擊,洩露大量內部資料,涉及未發布項目和個人資訊。駭客動機在於抗議迪士尼對藝術家權利和 AI 技術處理問題。
近年日本連鎖餐廳興起數位化風潮,透過數位工具甚至機器人協助,提升外場營運、降低人力成本。但是否使用送餐機器人,薩莉亞和雲雀餐飲卻有不同做法,為什麼?
黃仁勳來台參加COMPUTEX又帶起一波AI旋風。高教界也不例外,連看似跟AI無關的文學院,也推出AI應用課程。文組學生絕非是這波AI浪潮的邊緣人。
高達9成的企業無法充分應用生成式AI創造商業價值,僅有10%企業已經在內部導入一項生成式AI應用專案。這些成功的企業與專案,具備哪些共同的特質?
許多零售通路開始導入自助結帳,有些受到歡迎,有些卻讓消費者寧願排隊實體結帳,差異在於使用的結帳方式不同,無論哪種,自助結帳的市場都將持續成長。
全聯的PX Pay會員數在5周年之際已突破1000萬;2022年旗下電子支付品牌全支付,如今會員數也達490多萬。全支付未來想成為電支龍頭,要怎麼做?
內政部推行行動自然人憑證臨櫃申辦服務,民眾可利用手機在24個戶政事務所申辦,無需攜帶實體卡片,僅需30元費用。
從 AI 工具的使用條款切入,針對用戶規範探討 AI 生成內容的歸屬、使用的權利、現階段的法律風險,以及企業如何在發生爭議時能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