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可口可樂近期宣布雪碧要換掉綠瓶身,改成透明瓶,這件事情竟然和 ESG有關?公司旗下有60個品牌、每年使用塑膠超過25萬公噸,他們該如何推永續?
2024 年台灣最佳企業雇主獎揭曉,共92家企業獲獎,反映出對Z世代多元化職場的重視。今年新增環境永續和多元包容獎,14家企業更獲金獎肯定。
金管會公布公平待客表現優良業者,並表彰5家業者獲最佳進步獎。根據評選結果,業者在申訴處理、資安強化及健康風險評估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7-ELEVEN全台1500家門市自21日起凌晨3至6時限時關燈。預計每年節省96萬度電,減少47萬4981公斤碳排放,相當於3166棵樹木的固碳量。
永豐銀行法人金融處資深協理柯永仁表示,「很多企業在淨零轉型上,還在觀望,」想踏入卻苦於資金和減碳專業的門檻高。
家樂福永續長蘇小真說,台灣推動永續的產業,以金融、製造業為主,零售業要如何做永續,是一大挑戰,「很多工作都有標準路徑,但我覺得永續沒有。」
在所有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運輸業就占了約1/4。但DHL集團透過推出永續航空燃料方案、綠色載具等做法,2023年整個集團降低至少130萬噸碳排。
華碩電腦(ASUS)永續長吳澤欣說,減碳要走在法規之前。吳澤欣舉例,如果華碩的能源消耗或排碳量,某一天不符合歐盟最新的法規標準,產品就無法上市。
石安牧場將場內數十萬隻雞的雞糞和洗選蛋的廢水,實現 100% 回收,還自建再生綠能廠,2023 年產出綠電 311 萬度。
在日漸成為顯學的企業ESG行動中,生物多樣性是經常被忽略,卻很重要的指標。對全球規模最大的法國美妝品牌萊雅集團(L'Oréal)來說影響甚大。
為實現淨零目標,鋼鐵業要在2050年前達到減排50%。中鋼的每一個決策,都牽動中下游廠商和相關業者。要實現鋼鐵業的低碳轉型,大家都在看他們怎麼做?
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報告,指出台灣面臨AI應用爆發期,2025至2028年用電需求大增,挑戰供電穩定。未來將優先發展綠電,並每年滾動修正需求預測。
勞動部長何佩珊擬推動「照顧留停制度」,減輕女性家庭照顧壓力,並考慮引入移工進入長照體系。該制度需協調勞資雙方,考量企業人力及保險基金的負擔。
什麼是 B 型企業?B 型企業、認證、特徵有哪些?從重視員工、服務社區、照顧環境切入,B 型企業跟企業社會責任 CSR 不同,Z 世代年輕人才都⋯⋯
SDGs、SDGs17是什麼?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的17項核心目標、169項細項目標、230項指標解讀!中文完整解析:
崇越集團副董事賴杉桂說明,以 3 大事業主軸而言,崇越有半導體的高科技領域、綠能循環領域,以及囊括食品與運動的大健康事業,對標的都是落實永續減碳。
B型企業綠藤生機遭離職員工舉報包括姑息性騷擾、侵犯隱私、創辦人情緒管理問題,綠藤生機董事長兼執行長鄭涵睿已請辭下台。究竟什麼是B型企業?如何獲得認證?
電通集團身為台灣市占率最高的行銷傳播公司,經常需因應客戶要求提供文件,說明環境永續的作為,永續顧問王馥蓓說:只要你是供應鏈的一環,沒人能夠置身事外。
快時尚成為主流,衣服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台灣身為紡織業大國,業者紛紛思考如何推動產品永續。新光紡織從10年前開始研發永續制服,成功降低58%碳足跡。
邁向淨零與數位化的路上,減少運輸相關的能源消耗與碳排是必要功課。密布城市中的大小停車場,也能靠著智慧停車、開單、停車場營運,減少碳排。
旗下擁有經理人、數位時代、Shopping Design媒體的巨思文化迎接25周年,攜手和平國小、荒野保護協會在城市造林、落實ESG與企業社會責任。
BCG 發現企業購買碳權時,最關注的考量前3名,分別是溫室氣體減量的品質、專案類型、與共同效益。
勞動部推「婦女再就業計畫」,獎勵因婚育等原因離開職場之女性,得以自主訓練、重新投入職場工作!預期 3 年可增加 14 萬女性勞動力。
愈來愈多企業加入減碳行動,台灣企業遲早有購買碳權的需求。接下來的2期專欄,我將解析自願型碳權市場概況、碳權風險與採購原則,希望給予企業一些實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