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南韓餐飲業關店數達歷史新高,超過 10.7 萬家歇業,為近 20 年來最嚴重衰退。餐飲業衰退的原因包括原物料上漲、消費支出下降等多重因素。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上周發生氣爆事件,作為全台百貨零售業的店王的它,不得不面臨停業的命運。這一場意外,將對新光三越中港店以及其周邊商圈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日本化妝品大廠資生堂公布 2024 年財報,全年營業利潤暴跌 73.1%,達 75.8 億日圓,主要受到中國的經濟成長放緩、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影響。
達美樂近日宣布,將關閉全球 205 家虧損門市,其中 172 家位於日本,占該國總門市數近 20%。新任執行長馬克范戴克希望藉由精簡門市提升獲利能力。
擺脫虧損陰霾,2024 年度營業額可望創新高!ASICS 社長廣田康人做了哪些改革?如何讓鬼塚虎(Onitsuka Tiger)成為一線時尚潮牌?
美式甜甜圈 Krispy Kreme 在日本曾出現一波「倒店潮」,如今靠著一連串轉型,重新在日本崛起,門市數甚至重回 74 家,它怎麼做到?
日本兩大車廠本田(Honda)、日產(Nissan)汽車世紀合併恐破局,關係人士指出,近期,日產、本田將各自召開董事會,討論中止合併協商等事項。
住商機構董事長陳錫琮自認不是天才型選手,他努力學習、勤跑業務,在信義房屋一路從基層業務當到店長、區主管和人資主管,練就經營分店、提升業績的一身好本領。
IKEA 面臨自 2020 年以來的首次年度營收下滑,消費者行為從奢侈轉向務實,專注於基本需求與性價比。
日本連鎖居酒屋和民為何要買日本 Subway?背後的情況,是居酒屋事業遇挑戰,且自家餐飲事業發展受阻,新品牌營運策略也在調整中。
嚴謹的組織文化,在日常運營能確保產品的高品質,但在危機中卻顯得靈活性不足。如何打造靈活的組織?
劉揚偉 2019 年接任鴻海科技董事長以來,他如何帶領鴻海擺脫代工模式,提升毛利率?
誠品生活董事長吳旻潔表示,誠品在2024 年 Q3 已經轉虧為盈,2024 年的突破在於 2 大因素:實體通路經營績效回穩、誠品線上的虧損收斂。
美國速食連鎖品牌溫蒂漢堡於 2024 年第三季財報會議上宣布在 2024 年底前關閉 140 家「過時且表現不佳」的門市,並在更佳地點開設新門市。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繳出漂亮的成績單,2023年公司營收達936.9億元,營收及獲利皆創7年新高,其中新經濟服務的總營收占比,從2016年的5%一路成長到20%,為傳統電信業者轉型立下標竿。
前陣子最讓人熱血沸騰的話題,莫過於棒球了。從日本運動產業的變化來看, 台灣和日本棒球最大的對手,可能都不是彼此,而是自己!運動產業3大變化一次看:
2024 年台灣餐飲業吹起史上最熱的上市櫃潮,三商餐飲、築間、Q Burger、全家餐飲、王座國際、開展餐飲等都拚上市櫃。 為何餐飲業都在拚上市櫃?
全日空、日航 6 月 28 日共同發布因應「顧客騷擾」的方針,保護員工免受不當行為侵擾。兩家公司 2023 年度總共經歷約 600 件顧客騷擾案件。
日本服務業近期吹起了一股新浪潮:顧客不再是神、更不總是對的!從 LAWSON、全家(FamilyMart)、高島屋,到全日空都響應,祭出新的管理措施。
來自日本,有「東京拉麵之王」名號的人氣拉麵排隊名店「麵屋一燈」南京店,將在周六(12 月 28 日)正式熄燈,結束該店為期 7 年的歷史。
Google執行長皮蔡周三表示,過去幾年的變革中最重要的是減少了10%管理職。皮蔡也同時宣布,在Google工作的 5 大守則。
食品流通集團統一認購網路家庭(PChome)30% 股份,無疑是近期撼動電商業的消息。大舉入股 PChome!統一想什麼?可能往3面向開拓新市場:
運動品牌 Nike 任命公司前高層艾略特・希爾為新任總裁兼任 CEO。外媒分析上任後要解決的難題:DTC 策略走偏!太著重直營、線上通路銷售,反而⋯⋯
全球百大統包工程公司之一的中鼎工程,不但是台灣首家、唯一入選國際道瓊永續指數(DJSI)成分股的工程公司,更已經連續9年列名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