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觀光客不來台,網路蛋捲品牌始祖「海邊走走」營收也下滑,海邊走走創辦人游盛凱說:這是他最後一次機會,「要全力以赴、沒有退路了。」
台灣 3 家純網銀即將開業,如何善用科技以創新經營模式,成為當代金融業重要議題。我從「房貸」切入,思考未來金融的 3 種可能。
口罩從救命工具變成時尚配件?從馬斯洛需求理論,分析「節慶口罩」「時尚口罩」背後衍伸的日常新需求。
為什麼台灣環境這麼美,公共運輸,卻很醜?為此,台灣設計研究院協助成立專屬北花線的品牌,讓11輛新車成為東部公路最美麗的移動風景。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成全球第二大富豪,他認為要成功經營企業,不要一直看財務報告,而是花更多的時間在一件事上:
卡個位創辦人王耀誠觀察訂單集中在熱門店家,因而將重心轉往名店代購,將阜杭豆漿、詹記麻辣鍋、法朋甜點等排隊時間動輒一小時的 400 多間排隊美食端上桌。
PChome與三井物產合資成立時尚選品電商MiTCH,實體零售風雨飄搖,PChome 為何仍要開設實體店?選擇進攻日本服飾市場,背後又有什麼策略?
大家都知道區塊鏈(blockchain)具備公開透明、不可竄改的特性,但你知道它的技術原理是什麼?如何應用在各產業嗎?技術白話文一次看懂區塊鏈。
大數據看出趨勢,小數據看出人性。使用者體驗的差異往往來自細節,人類學家告訴你如何用 4 步驟洞察用戶需求!
翻開大學光學科技公司財報,營收連續 12 季成長,截至 9 月,累計營收已超越 2019 年營收 14 億元。走到今天這一步,有一段故事:
通勤路上,你也習慣帶杯咖啡進公司嗎?台灣黑金商機的前景不容小覷,cama café 董事長何炳霖不只要讓品牌有「品質」,還要能抓住粉絲的心。
隨著 LED 成為重要的光源,這些照明公司歷經了百年的寡占榮景後,面臨要「聚焦、瘦身」的課題,當中有一些饒富趣味的轉折,和大家做分享。
疫情爆發以來,人們被迫調整工作、生活習慣,似是危機的疫情,反倒迫使企業應變、加速創新!疫情過後,企業該如何維持創新動能?
許多新創明明資源有限,卻把所有錢賭在一支產品上,期望它一炮而紅,這太不切實際。四合願執行長陳威帆說,先做「只有」一個功能的產品,快速測試使用者接受度:
以下整理雲端運算、人工智慧、5G 通訊技術、區塊鏈,這 4 項被認為是未來 5 年內,將廣泛運用在各行各業的關鍵科技,讓讀者快速了解趨勢的源起。
這 80 年來有各種理論,可供企業思考創新時做為參考。創造性破壞、技術採用生命周期、藍海策略、開放式創新。
賈伯斯書架上唯一的商管書是《創新的兩難》,亞馬遜、Netflix創辦人也都是克里斯汀生的信徒。他提出的破壞式創新,至今依然適用。
破壞性創新理論並未告訴企業,這些市場新進者如何找到成功方法,以及企業該如何找出新商機。克里斯汀生提出創新的用途理論,試圖為企業提供有效創新的方法論。
為什麼企業龍頭會失去領導地位?是因為他們過去的成功只是運氣好,還是經理人不會管理?克里斯汀生用《創新的兩難》提出解釋。
學校多半重視課堂上的學習,但學生吸收的卻是學校提供的環境和各種活動形成的氛圍,也就是「情境脈絡」。
克里斯汀生的最後作品!他認為,一個新服務或產品能創造新市場,才能帶動經濟成長。
許多醫療數位平台興起,要解決醫院、病患過去得花高成本治療的問題。
你是如何制定公司的創新策略以及目標呢?一般都是透過小組的討論或市場調查,學會TRIZ方法中的「最終理想結果」將加速你找到創新方向!
如何挖掘出真正有價值的需求,一直是開發產品團隊最頭痛的問題;當許多公司都搭著「以人為本」的口號發展創新,「場景」可說是打造產品的關鍵策略。